[发明专利]一种可喷涂耐低温冲击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9959.9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6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左立增;陈延安;吴亦建;杨波;卢朝亮;孙刚;谢正瑞;赵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23/06;C08L23/08;C08L53/02;C08L23/16;C08K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苏晶晶 |
地址: | 2017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涂 低温 冲击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喷涂耐低温冲击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可喷涂耐低温冲击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共聚聚丙烯40~75份;弹性体10~30份;聚乙烯3~10份;滑石粉10~30份;偶联剂0.5~5份;润滑剂0.1~3份;抗氧剂0.2~2份。本发明的可喷涂耐低温冲击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以聚丙烯作为基体材料,通过各组分协同作用提升了复合材料喷漆时的耐溶剂性能,保证喷漆后漆膜结构的均匀性,同时弹性体组分在聚丙烯基体中均匀分散性,偶联剂提升了各组分的界面结合力,减少界面缺陷,润滑剂的加入避免了剪切小分子链的产生,保证了耐油漆溶剂性能,在具有有效的油漆附着力的同时保证低温多轴冲击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喷涂耐低温冲击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具有价格低廉、密度低、易加工、易回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饰等多种非金属零部件,是迄今为止汽车行业应用范围最广、用量最大的热塑性材料。随着消费者对驾乘舒适性以及美观性的提升,由PP材料直接注塑得到的车用皮纹件(如仪表板、门板、副仪表板、立柱饰板等)已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触觉和视觉感知的要求,注塑皮纹件有向喷漆件过渡的趋势。但PP材料自身较高的结晶度和较为致密的晶粒网络导致其冲击强度较低、韧性差,表面喷涂性能较差,无法满足高韧性汽车零部件(如仪表板等)的性能需求。在PP材料中添加弹性体可改善韧性,同时降低材料整体的结晶度,提升PP材料的表面耐喷涂性能。但油漆中溶剂会导致一部分弹性体溶胀甚至溶解,使材料表面产生缺陷,漆膜溶胀甚至脱落,PP材料在低温爆破发生脆性破坏,导致碎片飞溅等严重问题。
CN105440438A公开了一种高油漆附着力聚丙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原料按质量份组成包括:聚丙烯树脂,38~71.3份;聚丙烯改性剂,5~10份;改性填充剂,15~25份;增韧剂,8~15份;抗氧剂,0.2~1份;润滑剂,0.5~1份;所述改性填充剂为填充剂经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硅烷偶联剂和硬脂酸改性得到;所述聚丙烯改性剂包括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是该高油漆附着力聚丙烯复合材料只是对材料表面油漆进行了百格试验,验证常温喷涂未脱落,但并未在低温下对相关冲击试验进行测试,无法说明材料低温下的油漆附着性能以及低温韧性均能达到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PP材料增韧后喷漆出现的漆膜溶胀或脱落,无法在提高附着的同时保证材料低温韧性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喷涂耐低温冲击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喷涂耐低温冲击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可喷涂耐低温冲击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在有喷涂和低温冲击性能要求的塑料制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保护一种塑料制品。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喷涂耐低温冲击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共聚聚丙烯40~75份;弹性体10~30份;聚乙烯3~10份;滑石粉10~30份;偶联剂0.5~5份;润滑剂0.1~3份;抗氧剂0~2份。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的聚乙烯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以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偶联剂为酞酸酯类偶联剂、氨基硅烷类偶联剂、铝钛复合偶联剂、环氧硅烷偶联剂中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润滑剂为硅酮类润滑剂、酯类润滑剂、酰胺类润滑剂、硬脂酸类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99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