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隔热降噪耐辐照超细纤维增强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0572.0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1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霞;陈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0/02 | 分类号: | C04B30/02;C04B11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隔热 降噪耐 辐照 纤维 增强 凝胶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隔热降噪耐辐照超细纤维增强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50~70%超细纤维、0~10%纳米线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组成,以超细纤维为原料,级配碳化硅纳米线、氧化钛纳米线和碳化硼纳米线,以湿法超层化技术,调节纤维排布方向,制备低热桥高孔隙率超细纤维毡,再通过溶胶‑凝胶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在纤维毡上原位生长含硼二氧化硅气凝胶,最终制得集低容重、耐高温、高隔声、低热导、耐辐照性能一体化的超细纤维增强气凝胶复合材料,满足核工业管道高温、强噪声、核辐照环境下的保温降噪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增强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温隔热降噪耐辐照超细纤维毡与纳米线联合增强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钠冷快堆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温堆型,具有安全性高、热效率高、经济性高、市场适应性强等特点,尤其是小型化优势,成为移动式电源和核潜艇重要动力解决方案。然而小型化限制了隔音、隔热材料所需空间,随之带来钠流管道辐照、高温和噪声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危害操作人员健康、降低发电效率,更重要地是影响钠冷快堆隐蔽性。由此可见,核电站管道的保温隔热降噪耐高温对核电站有重要价值,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玻璃棉毡、陶瓷棉毡、二氧化硅气凝胶毡绝热保温材料具有阻燃、防火特点,且使用温度大于500℃,已经广泛应用于舰船柴舱壁、发电机、热力管道等工业高温隔热隔声领域。其中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纤维的气凝胶毡孔隙率达到90%,具有优异的隔热、隔声性能。气凝胶毡可以很方便包裹钠流管道,也可以设计成多种结构,与其他刚性、弹性结构复合形成隔音罩、隔音套,因此是高温核反应堆隔音隔热重要的候选材料。然而传统二氧化硅气凝胶毡依然存在高温热导率高、耐高温性能差、耐辐照性差、低频隔声性能差等不足。
授权公告号为CN 105202314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温管道用的梯度功能玻璃棉毡,该梯度功能玻璃棉毡由内至外是厚度2mm-4mm的超细陶瓷纤维纸层,纸与纸之间填充有硅酸锆、碳化硅孔隙陶瓷粉体,每间隔1毫米夹一层1μm-3μm厚不锈钢薄膜,厚度为5mm-50mm的超细陶瓷纤维纸层,纸与纸之间填充气凝胶,每间隔5mm夹一层2μm-4μm厚铝箔,厚度为10mm-20mm的憎水阻燃玻璃棉毡。该发明的优点是耐高温、较好的高温隔热性能,但同时存在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低频隔声性能差、不耐辐照等缺陷。
授权公告号为CN 102701700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SiO2气凝胶/无机棉复合保温隔热毡及制备方法,该复合保温隔热毡是在无机棉毡上原位生成SiO2气凝胶。该发明的优点是具有优良的室温保温隔热性能,极强的疏水性,吸水率为零,优良的阻燃性能,但它存在低频隔声性能差、不耐辐照、高温隔热性能不足、气凝胶结构不稳定导致的易掉渣等缺陷。
如上述两个专利,在核管道保温方面,现有保温材料普遍存在高温导热系数高、不耐辐照、耐温不够、低频隔声性能不足,制作工艺复杂等难题,还不能满足目前的核工业管道应用现状,因此亟需一种新型保温材料来解决现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将超细纤维毡与纳米线联合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可获得优异高温隔热降噪耐辐照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温隔热降噪耐辐照超细纤维增强气凝胶复合材料,由50~70%超细纤维、0~10%纳米线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组成,超细纤维平均直径1~3μm,纳米线直径50~300nm、平均长度30~50μm,气凝胶为含硼二氧化硅气凝胶,气凝胶中硼的质量分数0.1~0.5%。
所述的超细纤维与纳米线均匀混合并制成棉毡,棉毡由3~30薄毡叠层而成,薄毡厚度为0.05~0.5mm,所述的纳米线为碳化硅纳米线、碳化硼纳米线、氧化钛纳米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0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发酵用投料装置及其投料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业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