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3338.3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6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宾;方彦雯;于海龙;方志财;詹伟东;陈珈;曾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慧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C08L67/02;C08K3/22;C08K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地址: | 20142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热 降解 功能型 聚酯纤维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纳米粉体引入到无锑聚酯中制得功能无锑聚酯后,将其作为部分或全部原料进行纺丝制得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
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纳米粉体为表面沉积或包覆具有抗热氧降解功能的磷酸酯类小分子的无机粉体,磷酸酯类小分子与无机粉体之间通过范德华力、氢键或共价键结合,磷酸酯类小分子为分子量在500Da以下的磷酸酯类分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抗热氧降解功能的磷酸酯类小分子为三乙基磷酸酯、磷酸、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酯和亚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粉体为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亚铜、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粉体的平均粒径为0.4~0.8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纳米粉体的制备过程为:将无机粉体分散在溶剂中后,在50~90℃的温度条件下向其中加入具有抗热氧降解功能的磷酸酯类小分子,调节体系的pH值为4~5,保温冷却回流并搅拌反应30~90min后冷却至室温,再进行抽滤、洗涤和干燥制得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纳米粉体;体系中无机粉体的含量为1~5wt%,具有抗热氧降解功能的磷酸酯类小分子的含量为1~6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入前,按6~10:1.5~2的重量份数比将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纳米粉体与聚乙烯蜡在温度为60~70℃的混合机中密闭搅拌反应45~60min制得抗热氧降解复合纳米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入的过程为:先按4~8:0.1~0.5:3~5的重量份数比将抗热氧降解复合纳米剂、六偏磷酸钠和乙二醇混合后,在50~60℃的温度条件下超声分散2~3h得到功能化乙二醇,再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酯化率达到85~90%时,将功能化乙二醇加入其中,继续进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制得功能无锑聚酯,其中功能化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的重量份数之比为35:6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入的过程为:将重量份数比为20:80~40:60的抗热氧降解复合纳米剂与无锑聚酯熔融共混制得功能无锑聚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纺丝的过程为:将功能无锑聚酯与无锑聚酯混合得到混合物后进行熔融复合纺丝制得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其中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中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纳米粉体的含量为1.5~3.5wt%。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对比样,功能无锑聚酯的起始分解温度提高了14~15℃,最大热失重温度提高了10~12℃,对比样与功能无锑聚酯的区别仅在于其不含有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纳米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慧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未经上海慧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33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减量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