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享设备的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5597.X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5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高炜;韩伟;杨玉;姚明宇;乔永强;吴帅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01K25/10;F25B30/02;F25B41/24;F25B49/02;F28D2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设备 co base sub | ||
1.一种共享设备的CO2布雷顿与热泵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盐储热系统、CO2布雷顿循环光热发电系统、热泵系统、低温发电系统、储冷系统和低温储热系统;
所述熔盐储热系统包括集热器(1-1)、高温熔盐罐(1-2)、低温熔盐罐(1-3)和熔盐泵(1-4),集热器(1-1)的出口与高温熔盐罐(1-2)的入口相连通,高温熔盐罐(1-2)的出口与CO2布雷顿循环光热发电系统的熔盐换热器(2-1)的熔盐侧入口相连通,熔盐换热器(2-1)的熔盐侧出口与低温熔盐罐(1-3)的入口相连通,低温熔盐罐(1-3)的出口与熔盐泵(1-4)的入口相连通,熔盐泵(1-4)的出口与集热器(1-1)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CO2布雷顿循环光热发电系统包括熔盐换热器(2-1)、共享CO2高压透平(2-2)、光热发电系统第一阀门(2-3)、共享高温回热器(2-4)、共享低温回热器(2-5)、光热发电系统第二阀门(2-6)、再压缩机(2-7)、共享预冷器(2-8)、光热发电系统第三阀门(2-9)、共享主压缩机(2-10)、光热发电系统第四阀门(2-11)、光热发电系统第五阀门(2-12)和光热发电系统第六阀门(2-13),熔盐换热器(2-1)的CO2侧出口与共享CO2高压透平(2-2)的入口相连通,共享CO2高压透平(2-2)的出口与光热发电系统第一阀门(2-3)的入口相连通,光热发电系统第一阀门(2-3)的出口与共享高温回热器(2-4)的热侧入口相连通,共享高温回热器(2-4)的热侧出口与共享低温回热器(2-5)热侧入口相连通,共享低温回热器(2-5)的热侧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光热发电系统第二阀门(2-6)的入口相连通,光热发电系统第二阀门(2-6)的出口与再压缩机(2-7)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与共享预冷器(2-8)的热侧入口相连通,共享预冷器(2-8)的热侧出口分为三路,其中一路与光热发电系统第三阀门(2-9)的入口相连通,光热发电系统第三阀门(2-9)的出口与共享主压缩机(2-10)的入口相连通,共享主压缩机(2-10)的出口与光热发电系统第四阀门(2-11)的入口相连通,光热发电系统第四阀门(2-11)的出口与共享低温回热器(2-5)的冷却入口相连通,共享低温回热器(2-5)的冷侧出口也分为两路,一路与光热发电系统第五阀门(2-12)的入口相连通,光热发电系统第五阀门(2-12)的出口与再压缩机(2-7)的出口汇合后与共享高温回热器(2-4)的冷却进口相连通,共享高温回热器(2-4)的冷侧出口与光热发电系统第六阀门(2-13)的入口相连通,光热发电系统第六阀门(2-13)的入口与熔盐换热器(2-1)的CO2侧入口相连通;
所述热泵系统包括低压压缩机(3-1)、共享主压缩机(2-10)、热泵系统第一阀门(3-2)、低温热源加热器(3-3)、共享低温回热器(2-5)、热泵系统第二阀门(3-4)、CO2膨胀机(3-5)、CO2蒸发器(3-6)和热泵系统第三阀门(3-7),低压压缩机(3-1)的出口与共享主压缩机(2-10)的入口相连通,共享主压缩机(2-10)的出口的另一路与热泵系统第一阀门(3-2)的入口相连通,热泵系统第一阀门(3-2)的出口与低温热源加热器(3-3)的热侧入口相连通,低温热源加热器(3-3)的热侧出口与共享低温回热器(2-5)的冷侧入口相连通,共享低温回热器(2-5)的冷侧出口的另一路与热泵系统第二阀门(3-4)的入口相连通,热泵系统第二阀门(3-4)的出口与CO2膨胀机(3-5)的入口相连通,CO2膨胀机(3-5)的出口与CO2蒸发器(3-6)的CO2侧入口相连通,CO2蒸发器(3-6)的CO2侧出口与共享低温回热器(2-5)的热侧入口相连通,共享低温回热器(2-5)的热侧出口的其中一路与共享预冷器(2-8)的热侧入口相连通,共享预冷器(2-8)的热侧出口的其中一路与热泵系统第三阀门(3-7)的入口相连通,热泵系统第三阀门(3-7)的出口与低压压缩机(3-1)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低温发电系统包括液体CO2泵(4-1)、共享低温回热器(2-5)、阀门(2-12)、共享高温回热器(2-4)、低温发电系统第一阀门(4-2)、导热油加热器(4-3)、共享CO2高压透平(2-2)、低温发电系统第二阀门(4-4)、CO2低压透平(4-5)和低温发电系统第三阀门(4-6),液体CO2泵(4-1)的出口与共享低温回热器(2-5)的低温侧入口相连通,共享低温回热器(2-5)的低温侧出口的其中一路与光热发电系统第五阀门(2-12)的入口相连通,光热发电系统第五阀门(2-12)的出口与共享高温回热器(2-4)的冷却进口相连通,共享高温回热器(2-4)的冷侧出口与低温发电系统第一阀门(4-2)的入口相连通,低温发电系统第一阀门(4-2)的出口与导热油加热器(4-3)的热侧入口相连通,导热油加热器(4-3)的热侧出口与共享CO2高压透平(2-2)的入口相连通,共享CO2高压透平(2-2)的出口与低温发电系统第二阀门(4-4)的入口相连通,低温发电系统第二阀门(4-4)的出口与CO2低压透平(4-5)的入口相连通,CO2低压透平(4-5)的出口与共享高温回热器(2-4)的热侧入口相连通,共享预冷器(2-8)的热侧出口的其中一路与低温发电系统第三阀门(4-6)的入口相连通,低温发电系统第三阀门(4-6)的出口与液体CO2泵(4-1)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储冷系统包括水泵(5-1)、CO2蒸发器(3-6)、低温储水罐(5-2)、储冷系统阀门(5-3)、共享预冷器(2-8)和高温储水罐(5-4),水泵(5-1)的出口与CO2蒸发器(3-6)的水侧入口相连通,CO2蒸发器(3-6)的水侧出口与低温储水罐(5-2)的入口相连通,低温储水罐(5-2)的出口与储冷系统阀门(5-3)的入口相连通,阀门(5-3)的出口与共享预冷器(2-8)的水侧入口相连通,共享预冷器(2-8)的水侧出与高温储水罐(5-4)的入口相连通,高温储水罐(5-4)的出口与水泵(5-1)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低温储热系统包括导热油泵(6-1)、低温热源加热器(3-3)、高温导热油储罐(6-2)、导热油加热器(4-3)和低温导热油储罐(6-3),导热油泵(6-1)的出口与低温热源加热器(3-3)的导热油侧入口相连通,低温热源加热器(3-3)的导热油侧出口与高温导热油储罐(6-2)的入口相连通,高温导热油储罐(6-2)的出口与导热油加热器(4-3)的导热油侧入口相连通,导热油加热器(4-3)的导热油侧出口与低温导热油储罐(6-3)的入口相连通,低温导热油储罐(6-3)的出口与导热油泵(6-1)的入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55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