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节管道局部流速的工质收束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5683.0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4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天帅;余小兵;郭中旭;王伟;李昊;王东晔;刘永林;赵若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0 | 分类号: | F16L5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崔方方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管道 局部 流速 工质 收束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调节管道局部流速的工质收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端盖(3)、入口段(4)、调节段壳体(17)和出口段壳体(18);
所述调节段壳体(17)中设置有双流道套筒(16),双流道套筒(16)包括同轴线的内套筒(1601)和外套筒(1602),内套筒(1601)设置在外套筒(1602)中,所述内套筒(1601)的上端突出外套筒(1602),内套筒(1601)和外套筒(1602)之间有环形腔体(1603);
所述调节段壳体(17)插入有驱动螺杆(21),驱动螺杆(21)的轴线垂直于调节段壳体(17)的轴线,驱动螺杆(21)和齿部(801)啮合;
内层束流板(14)的上方设置有工质入口,所述出口段壳体(18)设置有工质出口(24);
所述双流道套筒(16)的上端设置有同轴线的内层束流板(14)和外层束流板(13),内层束流板(14)设置在外层束流板(13)内,内层束流板(14)和外层束流板(13)均为倒立的环状锥台形式;内层束流板(14)由若干个梯形内板(1401)组成,外层束流板(13)由若干个梯形外板(1301)组成;相邻梯形外板(1301)之间的缝隙和相邻梯形内板(1401)之间的缝隙交错设置;内层束流板(14)的下端和外层束流板(13)的下端连接,内层束流板(14)的下部套装在内套筒(1601)的上端;
所述内层束流板(14)和外层束流板(13)的上端共同连接有内层限位环(9),所述内层限位环(9)外套装有外层导向环(8),外层导向环(8)的外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布有齿部(801),外层导向环(8)的下部通过球头连杆(12)和外层束流板(13)的上部连接;
所述驱动螺杆(21)通过齿部(801)带动外层导向环(8)做周向转动,外层导向环(8)通过球头连杆(12)给予外层束流板(13)施加力,相邻的梯形外板(1301)之间的缝隙增大或缩小;
所述内层束流板(14)的上端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弧形凸起(1402),
所述外层束流板(13)的上端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弧形凸起(1302),
所述内层限位环(9)的下端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弧形凸起(901),
每一个弧形凸起中设置有空心通孔,三类弧形凸起交错布置,所有的弧形凸起共同通过连接环(11)连接;外层束流板(13)与内层束流板(14)能够沿连接圆环转动;
一个梯形外板(1301)通过两个弹簧(15)分别和一个梯形内板(1401)连接,一个梯形内板(1401)通过两个弹簧(15)分别和一个梯形外板(1301)连接,所述弹簧(15)沿外层束流板(13)下部顶端的周向等分设置;
外层束流板(13)与内层束流板(14)能够同步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管道局部流速的工质收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内板(1401)沿内层束流板(14)的周向相邻设置;所述梯形外板(1301)沿外层束流板(13)的周向相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管道局部流速的工质收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层束流板(14)和外层束流板(13)的下部通过若干个弹簧(15)连接,所述弹簧(15)沿外层束流板(13)的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管道局部流速的工质收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弧形凸起(1402)在内层束流板(14)的上端等分设置;
第二弧形凸起(1302)在外层束流板(13)的上端等分设置;
第三弧形凸起(901)在内层限位环(9)的下端等分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管道局部流速的工质收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限位环(9)通过限位螺栓(7)和调节段壳体(1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管道局部流速的工质收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限位环(9)的下端设置有向外的凸台(902),所述外层导向环(8)设置在凸台(90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56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