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车库竖向通风防排烟安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5946.8 | 申请日: | 2021-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3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杨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6;F24F8/108;F24F8/133;F24F8/15;F24F8/95;E02D29/045;E04H6/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车库 竖向 通风 防排烟 安全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地下车库排烟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车库竖向通风防排烟安全系统,其包括设置在安全通道内部的防烟装置和设置在车库内部的排烟装置,防烟装置包括设置在车库与安全通道连通处的吸烟口、与吸烟口连通的吸烟管以及设置在吸烟口与吸烟管连接处的吸烟风机,吸烟管远离吸烟口的一端延伸至室外;排烟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空气处理机构和第二空气处理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空气处理机构一侧的排烟管道、设置在排烟管道出烟端的排烟风机,第一空气处理机构的出烟端和第二空气处理机构的出烟端均与排烟管道连通,排烟管道出口端延伸至室外。本申请具有减少直接排放至室外的有害气体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下车库排烟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车库竖向通风防排烟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为满足车辆的停放需求,在居民区和写字楼建造时,都会建设配套的地下车库。
当前的地下车库内部都会设置防排烟系统,防排烟系统是排烟系统和防烟系统的总称,排烟系统主要作用是将烟气排至车库外,防烟系统主要作用是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当前排烟系统直接将车库内含有汽车尾气的有害烟气排放至车库外部,使有害烟气在建筑物周围弥散,对居住环境以及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直接排放至室外的有害烟气,减小对居住环境以及居民的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车库竖向通风防排烟安全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车库竖向通风防排烟安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车库竖向通风防排烟安全系统,包括设置在安全通道内部的防烟装置和设置在车库内部的排烟装置,所述防烟装置包括吸烟口、与吸烟口连通的吸烟管以及设置在吸烟口与吸烟管连接处的吸烟风机,所述吸烟管远离所述吸烟口的一端延伸至室外;所述排烟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空气处理机构和第二空气处理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构一侧的排烟管道、设置在排烟管道出烟端的排烟风机,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构高于所述第二空气处理机构设置,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构用于对远离地面的烟气进行处理,所述第二空气处理机构用于对靠近地面的烟气进行处理,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构和所述第二空气处理机构两者的出烟端均与所述排烟管道连通,所述排烟管道出口端延伸至室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烟装置工作时,对进入安全通道的有害气体进行散除,减小安全通道内部存在有害气体的可能性,当排烟装置工作时,利用第一空气处理机构对远离地面的烟气进行处理,第二空气处理机构对靠近地面的烟气进行处理,同时处理后的烟气进入排烟管道中,在排烟风机的作用下排至室外,从而减少对外界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小对建筑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从而提升建筑的环保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构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一侧的上进烟口、设置在上进烟口处的上进烟风机、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的处理池以及连通上进烟口和处理池的连接管,所述处理池内部充满处理溶解液,所述连接管的出口端位于处理溶解液中,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上进烟口的一侧与所述排烟管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进烟风机的作用下,将远离地面的烟气吸入连接管中,并通入处理溶解液中,利用处理溶解液与汽车尾气进行化学反应,吸收其中大部分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吸,例如利用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硫产生硫酸钙,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物,从而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从而实现对有害烟气的处理,提升排入室外的空气质量。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出口端封闭设置,所述连接管出口端的外侧壁上设置若干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若干通孔使有害烟气均匀通入处理溶解液中,使有害烟气与处理溶解液充分反应,提升对有害烟气的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杨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杨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5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