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反无人机霰弹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5977.3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0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郭若飞;聂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湘科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0/00 | 分类号: | F42B30/00;F42B10/38;F41H1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孙雪梅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长沙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无人机 霰弹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反无人机霰弹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弹壳、堵片、弹丸、隔片、缓冲颗粒、弹托、发射药、底火、弹底;弹壳为中空对称结构,内部均匀分布长方形凹槽,底部为通孔;堵片位于弹壳顶部,用于阻挡弹丸;弹丸被隔片隔开;隔片位于弹壳内部,将弹丸相互隔开;缓冲颗粒填充于弹丸与隔片之间;弹托位于隔片后部,将发射药与隔片隔离,发射时弹托沿弹壳凹槽推动隔片及弹丸向前直线运动;发射药在弹壳内且位于弹托后部,与底火紧密接触,发射时被底火点燃,产生大量火药气体,推动弹托运动;底火位于弹壳底部中心,射击时被击发,点燃弹壳内的发射药;弹底为金属件,包裹弹壳底部。本发明对弹药内部重新设计,可以增加有效射程,提高命中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武器弹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反无人机霰弹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及成本的不断降低,无人机市场快速打开。相应的反无人机系统大体分为三类:监测控制类、直接摧毁类及干扰阻断类。其中直接摧毁类传统方法一般利用导弹、激光武器、密集型弹幕、格斗型无人机等手段,但其成本较高,效率较低,费效比过大。因此一种低成本的反无人机手段亟须上马。
针对上述状况,国内外科研人员大都通过设计低成本内置霰弹枪的无人机来进行解决,在空中发射霰弹击落其他无人机,但其使用的传统霰弹有效射程较近、对目标毁伤效果差,而且弹丸出膛后相互干扰,命中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霰弹射程近以及命中率低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对弹药内部重新设计,增加隔片将弹丸隔离,使其出膛后不发生相互碰撞,增加有效射程,提高命中率,其外形尺寸与传统霰弹相同,能够兼容现有霰弹发射装置,兼具了低成本与高效率的优点,并且无需对无人机和机载霰弹发射装置进行改造,使用方换装成本较低的高效反无人机霰弹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反无人机霰弹,包括弹壳、堵片、弹丸、隔片、缓冲颗粒、弹托、发射药、底火、弹底;
所述弹壳为中空对称结构,内部均匀分布长方形凹槽,底部为通孔;
所述堵片位于弹壳顶部,用于阻挡弹丸,防止在未发射状态下弹丸滑出弹壳;
所述弹丸被隔片隔开,发射后弹丸之间不发生碰撞,能够提高弹丸有效射程;
所述隔片位于弹壳内部,将弹丸相互隔开,避免发射出膛后弹丸相互影响;
所述缓冲颗粒填充于弹丸与隔片之间,防止未发射时弹丸在隔片之间相对运动;
所述弹托位于隔片后部,将发射药与隔片隔离,发射时弹托沿弹壳凹槽推动隔片及弹丸向前直线运动;
所述发射药在弹壳内且位于弹托后部,与底火紧密接触,发射时被底火点燃,产生大量火药气体,推动弹托运动;
所述底火位于弹壳底部中心,射击时被击发,点燃弹壳内的发射药;
所述弹底为金属件,包裹弹壳底部,确保射击后能够顺利退弹。
优选地,所述弹丸位于弹壳内部,共分为5层,每层18个,发射后用于杀伤目标。
优选地,所述隔片四周有长方形凸起,嵌入弹壳内凹槽,保证其在弹壳内直线运动,发射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旋转,减少对弹丸弹道影响。
优选地,所述隔片为分离结构,每层隔片由两部分组成,离开枪口时在阻力作用下隔片自动向两侧分离,不对后侧弹丸产生影响。
优选地,所述缓冲颗粒采用轻质材料,出枪口后向周围散开,不对弹丸运动产生影响。
优选地,所述弹托侧面凸起嵌入弹壳内的凹槽,四周紧贴弹壳内壁,将发射药燃烧产生的火药气体密闭,保证发射初速稳定。
一种高效反无人机霰弹的工作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湘科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湘科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5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