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橡塑制品一体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8903.5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8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秦伯军;张君;秦天德;刘远斌;谢存剑;曹鑫;吉娇;戴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罗斯建材(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3/00 | 分类号: | B29D23/00;C08L9/02;C08L23/16;C08L91/06;C08L27/06;C08K3/04;C08K5/09;C08K3/36;C08K5/39;C08K5/40;C08K5/3477;C08J9/04;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蔡姗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制品 一体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橡塑制品一体成型工艺,S1、制作第一功能橡胶,S2、密炼:将上述步骤S1称量好的物料放入密炼室进行密炼,密炼至145℃‑155℃出料,低温出胶,S3、切胶:将上述步骤S2中①号胶倒入开炼机完全薄通两次降温后投自动摆料架翻胶后切片,冷却待用,S4、开炼:将步骤S3中①号胶片投入开炼机,胶条不切断,S5、制作第二功能橡胶,S6、密炼:将上述步骤S5中称量好的物料依次放入密炼室进行密炼,出料,得②号胶。本发明优化产品弹性、耐臭氧、耐热、耐老化等性能优化;防腐效果、防霉效果1级;防火性能大于等于34%;具有生产速度快、生产的产品规格全、不用进行二次复合节省大量的时间及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橡塑制品一体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橡塑保温材料应用日益广泛,各领域对橡塑保温材质的多样化应用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多层橡塑多为一次成型后进行二次加工贴合而成,其贴合层的密封度、阻燃性、耐腐性、保温效果大大的低于一次成型的橡塑,因此同规格的多层复合而成的橡塑性能劣于一体成型橡塑,在满足日常保温降噪的同时,还需要满足环保和安全方面的要求,在此要求下开发出一种满足上述条件的多层橡塑一体成型保温橡塑,现有的贴合式多层橡胶一般会有如下问题:
1、现有多层橡塑多为一次成型后进行二次加工贴合而成,其贴合层的密封度、阻燃性、耐腐性、保温效果大大的低于一次成型的橡塑;
2、常规技术需二次加工,费时费力;
3、二次加工用到的胶水,大部分环保性能都不过关。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多层橡塑制品一体成型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橡塑制品一体成型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橡塑制品一体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第一功能橡胶,配方如下:按质量份数计,EPDM三元乙丙橡胶 5-10份;丁腈N41橡胶15-20份;发泡剂15-18份;消烟剂50-55份;炭黑 3-5份;硬脂酸0.5-1.5份;防老剂0.5-1份;防老剂0.5-1.5份;分散剂2-5份;蒙坦蜡5-8份;石蜡油7-10份;并根据组分以及各组分的重量进行原料准确称量;
S2、密炼:将上述步骤S1称量好的物料放入密炼室进行密炼,密炼至145℃ -155℃出料,低温出胶,得①号胶;
S3、切胶:将上述步骤S2中①号胶倒入开炼机完全薄通两次降温后投自动摆料架翻胶后切片,冷却待用,得①号胶片;
S4、开炼:将步骤S3中①号胶片投入开炼机,压热包辊后依次加入按重量份数称取促进剂: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1-1.5份、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1.5-2份、二乙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5-1份;六硫化五亚甲基秋兰姆0.5 份;油膏2-10份;二氧化硅2-5份。搅拌均匀后投胶料到自动翻料擘,胶条不切断直至料下完,得①号胶条;
S5、制作第二功能橡胶,配方如下:按质量份数计,丁腈N41橡胶18-24 份;发泡剂DN-12,18-24份;阻燃剂3-7份;消烟阻燃剂53-57份;色料8-12 份;聚氯乙烯树脂13-17份;硬脂酸1.3-1.7份;分散剂1.3-1.7份;钙锌稳定剂1.3-1.7份;氯化石蜡油28-32份;对上述原料进行种类及重量核对;
S6、密炼:将上述步骤S5中称量好的物料依次放入密炼室进行密炼,出料,得②号胶;
S7、切胶:将上述步骤S6中②号胶倒入开炼机完全薄通两次降温后,投自动摆料架翻胶,冷却后卸料至托盘待用,得②号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罗斯建材(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亚罗斯建材(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8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牛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生物炭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