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及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9046.0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8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庆宜;中岛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F9/22 | 分类号: | D01F9/22;D01F9/32;D06M15/564;D06M15/41;D06M15/55;D06M15/51;D06M101/4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碳纤维及碳纤维的制造方法。提供具有更高拉伸强度的碳纤维。碳纤维满足下述的式(1)的关系以及式(2)~式(5)的任一者的关系。La≥1(1),在170≤TM≤230的情况下,La≤-0.5+0.01×TM(2),在230<TM≤240的情况下,La≤-37.3+0.17×TM(3),在240<TM≤300的情况下,La≤-2.5+0.025×TM(4),在300<TM的情况下,La≤2+0.01×TM(5),其中,“La”是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的与纤维轴平行的方向的晶体尺寸[nm],“TM”为拉伸弹性模量[GPa]。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680019664.X、申请日为2016年3月29日、发明名称为“碳纤维及碳纤维的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过碳化工序制造的碳纤维。
背景技术
碳纤维对从聚丙烯腈类纤维、人造纤维、纤维素类纤维及沥青类纤维等制造的前体纤维进行烧成来制造。例如,在利用从聚丙烯腈类纤维制造的前体纤维来制造碳纤维的情况下,进行:在含氧氛围中(耐火化炉内)对前体纤维进行加热的耐火化工序,对经过了耐火化工序的纤维(以下称作“耐火纤维”)在非活性氛围中(碳化炉)进行加热的碳化工序。予以说明,上述加热通过纤维在耐火化炉和碳化炉中通过(移动)来进行。
碳化工序中的加热利用例如电加热器。即,用电加热器加热炉内气氛,耐火纤维通过该经加热的炉内,由此间接加热耐火纤维。
提供了调整碳化工序中的温度条件、纤维的延伸条件等从而具有拉伸特性、压缩特性等各种特性的碳纤维(例如,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56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540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那样,即使调整碳化工序的温度条件、延伸条件,仍得不到具有高拉伸强度(高伸长率)特性的碳纤维。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高拉伸强度的碳纤维及该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的碳纤维满足下述的式(1)的关系并满足式(2)~式(5)的任一者的关系:
La≥1 (1),
在170≤TM≤230的情况下,La≤-0.5+0.01×TM (2),
在230<TM≤240的情况下,La≤-37.3+0.17×TM (3),
在240<TM≤300的情况下,La≤-2.5+0.025×TM (4),
在300<TM的情况下,La≤2+0.01×TM (5),
其中,“La”是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的与纤维轴平行的方向的晶体尺寸[nm],“TM”为拉伸弹性模量[GPa]。
另外,根据其它实施方案的碳纤维满足下述的式(6)和(7)的关系:
Lc≥1 (6),
Lc≤0.4+e^(0.006×TM) (7),
其中,“Lc”是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的与纤维轴垂直的方向的晶体尺寸[nm],“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株式会社,未经帝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9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级水面垃圾回收艇组合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多段式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