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切线矢量的用于数控系统椭圆弧及圆弧的速度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9087.X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7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建;刘志刚;董潇禹;李政;徐文聪;左中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6 | 分类号: | G05B19/4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换男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切线 矢量 用于 数控系统 椭圆 圆弧 速度 规划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切线矢量的用于数控系统椭圆弧的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零件的加工程序输入数控系统后,数控系统对输入的加工程序进行译码处理,得到期望椭圆弧的初始位置、终止位置、椭圆弧时针方向、椭圆弧长半轴长度、椭圆弧短半轴长度、期望速度以及各坐标轴允许的最大加速度信息;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获得的信息进行整体时间速度关系的求解;
所述步骤二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二一、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所允许的最大加速度ax_max和Y轴上所允许的最大加速度ay_max计算用于象限分割的角度θ分;
其中,a为椭圆弧长半轴长度,b为椭圆弧短半轴长度;
则在象限区间为θ∈([-θ分,θ分],[180°-θ分,180°+θ分])时,利用ay_max计算合成加速度a合,在象限区间为θ∈([θ分,180°-θ分],[180°+θ分,360°-θ分])时,利用ax_max计算合成加速度a合,θ为椭圆弧上的点对应的角度;
步骤二二、根据期望椭圆弧的初始位置、终止位置,并利用划分的象限对期望椭圆弧进行分割,获得若干段分割后的椭圆弧;
步骤二三、按照椭圆弧时针方向,取分割后的椭圆弧中的第一段,求解取出的椭圆弧段的最大末端速度ve_允;
1)取出的椭圆弧段的预读段为n段,在最后一段预读段的速度为0,并进行反向加速,求得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e_1;
2)在钳制速度的约束下,在取出的椭圆弧段上所能达到的最大末端速度为ve_2,其中,an为在取出的椭圆弧段末端的最大允许向心加速度,r为末端时的曲率半径;
3)设插补周期为T,对于取出的椭圆弧段上的任一点,通过该点处的转向角θ转计算该点处的速度ve_3;
且速度ve_3满足:速度ve_3不超过所规定的期望速度vr;
则最大末端速度ve_允=min{ve_1,ve_2,ve_3,vr};
步骤二四、求解步骤二三中取出的椭圆弧段内的速度变化值;其具体为;
取出的椭圆弧段的距离为S,该椭圆弧段的初始速度vs对应的角度为θs,末端速度ve对应的角度为θe,分割后的第一椭圆弧段的初始速度vs为0,若取出的椭圆弧段在象限区间[-θ分,θ分]或[180°-θ分,180°+θ分]内,则在该椭圆弧段上任意角度时的合成加速度值为若取出的椭圆弧段在象限区间[θ分,180°-θ分]或[180°+θ分,360°-θ分]内,则在该椭圆弧段上任意角度时的合成加速度值为即
椭圆弧上任意角度对应的弧段的半径rθ为:则dS=rθdθ,dθ代表在取出的椭圆弧段内的角度变化量;
对式(4)在角度由θs到θe积分,得到取出的椭圆弧段在距离S内的速度变化Δv2:
因此,在该椭圆弧段的距离S内速度的变化值为:
步骤二五、根据步骤二三中计算出的ve_允以及步骤二四中计算出的Δv2,对步骤二三中取出的椭圆弧段进行速度规划;其具体为:
①若则在取出的椭圆弧段内为纯加速或者纯减速;
②若且vs≤vr,则对应为加速的情况,首先进行一段加速,设在加速段内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所对应的角度值为θm,最大允许的末端速度ve_允对应的角度为θe_允;
根据式(7)和式(8)计算出在加速段内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所对应的角度值θm:
将θm代入式(7)或式(8)求得速度vm;
比较vm与vr的大小,若vm>vr,则首先加速到期望速度vr,再以期望速度vr匀速运行一段时间;若vm≤vr,则先加速到vm再减速;
③若且vs>vr,则对应为减速情况,且可以减速到最大允许的末端速度ve_允,在减速的过程中首先达到期望速度vr,并以期望速度vr匀速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减速至;
步骤二六、按顺序取下一段椭圆弧段,并执行步骤二三至步骤二五的过程,直至取完所有分割后的椭圆弧段;
步骤三、基于步骤二的求解结果,计算每一个插补周期的速度、距离以及角度位置;其具体过程为:
若在取出的椭圆弧段内即在当前椭圆弧段内为纯加速或者纯减速的情况,则以当前插补周期初始时的合成加速度a合_T_n_s近似整个该插补周期T内的加速度值,则根据公式计算出该插补周期T内的距离ST_n_s_e;其中,vT_n_s为该插补周期的初始速度;
设当前插补周期初始角度对应的曲率半径为rT_n_s,再根据ST_n_s_e=rT_n_s×dθ计算当前插补周期内的角度变化值dθ;
由当前插补周期的初始角度θT_n_s及角度变化值dθ,计算当前插补周期结束时的角度,即末端角度θT_n_e;
根据初始角度θT_n_s和末端角度θT_n_e计算当前插补周期内,从初始角度到末端角度的速度变化量ΔvT_n_s_e:
由速度变化量ΔvT_n_s_e及初始速度求出当前插补周期T时间段的末端速度vT_n_e;
求出当前插补周期T时间段的末端角度所钳制的速度vT_n_e_n:
其中,rT_n_e_n为当前插补周期T时间段的末端角度所对应的曲率半径,aT_n_e_n为当前插补周期T时间段的末端角度所对应的向心加速度;
aT_n_e_n=a合T_n_e_s×η (11)
其中,a合T_n_e_s为当前插补周期T时间段的末端角度所对应的最大合成加速度,η为向心加速度与合成加速度的比值;
将v′T_n_e记为当前插补周期T时刻结束时的速度,v′T_n_e=min(vT_n_e_n,vT_n_e);
将v′T_n_e与取出的椭圆弧段结束时的速度ve-允做差|v′T_n_e-ve-允|,若|v′T_n_e-ve-允|≤ΔvT_n_e_e,ΔvT_n_e_e代表当前插补周期T时刻结束至取出的椭圆弧段结束过程中所允许的最大速度变化量,在此T时刻结束时以v′T_n_e作为末端速度值;
否则,若|v′T_n_e-ve-允|>ΔvT_n_e_e,则重新计算出v′T_n_e值,新的v′T_n_e值为:v′T_n_e=ve_允-ΔvT_n_e_e,将新的v′T_n_e作为T时刻结束时的末端速度值;
对取出的椭圆弧段执行下一插补周期的处理;
若在取出的椭圆弧段内满足则计算每一个插补周期的速度、距离以及角度位置的方法为:
步骤1、将第n个插补周期T时间段开始时的初始速度记为vT_n_s,初始角度记为θT_n_s,初始合成加速度记为a合_T_n_s;
插补周期T时间段开始时的初始速度vT_n_s到期望速度vr所需要的加速度值为:
并比较与|a合_T_n_s|的大小,若则继续执行步骤2,反之,若则继续执行步骤3;
步骤2、根据公式计算出距离ST_n_s_e;再根据距离ST_n_s_e计算角度变化值dθ,并利用dθ计算插补周期T时间段结束时的角度θT_n_e,且插补周期T时间段结束时的速度为vT_n_e=vr;
并执行步骤4;
步骤3、计算再根据rT_n_s×dθT_n_s_e=ST_n_s_e计算出插补周期T时间段内角度变化值dθT_n_s_e,rT_n_s为当前插补周期初始角度对应的曲率半径;
根据角度变化值dθT_n_s_e以及时针方向计算插补周期T时间段结束时的角度θT_n_e,若为顺时针,则θT_n_e=θT_n_s-dθT_n_s_e,若为逆时针,则θT_n_e=θT_n_s+dθT_n_s_e;
根据初始角度θT_n_s和末端角度θT_n_e计算当前插补周期内,从初始角度到末端角度的速度变化量ΔvT_n_s_e:
由速度变化量ΔvT_n_s_e及初始速度求出当前插补周期T时间段的末端速度vT_n_e;
并执行步骤4;
步骤4、求出当前插补周期T时间段的末端角度所钳制的速度vT_n_e_n:
其中,rT_n_e_n为当前插补周期T时间段的末端角度所对应的曲率半径,aT_n_e_n为当前插补周期T时间段的末端角度所对应的向心加速度;
aT_n_e_n=a合T_n_e_s×η (14)
其中,a合T_n_e_s为当前插补周期T时间段的末端角度所对应的最大合成加速度,η为向心加速度与合成加速度的比值;
将v′T_n_e记为当前插补周期T时刻结束时的速度,v′T_n_e=min(vT_n_e_n,vT_n_e);
将v′T_n_e与取出的椭圆弧段结束时的速度ve_允做差|v′T_n_e-ve_允|,若|v′T_n_e-ve_允|≤ΔvT_n_e_e,ΔvT_n_e_e代表当前插补周期T时刻结束至取出的椭圆弧段结束过程中所允许的最大速度变化量,在此T时刻结束时以v′T_n_e作为末端速度值;
否则,若|v′T_n_e-ve-允|>ΔvT_n_e_e,则重新计算出v′T_n_e值,新的v′T_n_e值为:v′T_n_e=ve_允-ΔvT_n_e_e,将新的v′T_n_e作为T时刻结束时的末端速度值;
对取出的椭圆弧段执行下一插补周期的处理;
并基于计算出的每一个插补周期的速度、距离以及角度位置进行插补,以对伺服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90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链运输用冷藏箱
- 下一篇:一种双磨头钢轨焊瘤打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