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型材自动收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0581.8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4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唐兴华;刘鹏;顾胜;于津伟;黄璜;时川;姚佳雨;金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G13/24 | 分类号: | G01G13/24;G01L5/00;B65G47/34;B65G47/9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收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型材自动收集系统,收集系统由若干并列设置的子收集系统组成,每个子收集系统包括收集旋转装置和与收集旋转装置相连的输送系统,输送系统靠近收集旋转装置的一端设有输送检测单元;输送检测单元包括输送架和设在输送架上的输送介质,输送架的中部设有输送张紧机构;收集旋转装置包括翻转部件和与翻转部件配合的收集框架,收集框架上设有收集带,收集带的一端与翻转部件相配合;输送检测单元包括输送检测装置和输送检测传感器。使用时,本发明装置可以对型材进行自动收集,提高工作效率,省时省力,适用范围广,对空间利用率高,同时设置输送检测单元,对收集带上型材的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型材收集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型材自动收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建造自动型材收集和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各种型材用量大,型材的收集和存储是生产加工中的重要环节。传统做法都是工人根据场地情况,将型材置于地面上随意堆放。这种做法不仅效率低下,容易造成场地和起吊设备的占用浪费,而且各种型材的可追溯性很差,不同规格的型材混乱放置,不利于精细化生产管理,造成资源和人力的极大浪费。
鉴于传统船舶建造型材的收集和存储技术落后,工作效率低,可追溯性差以及无法精细化管理等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提供一种型材收集旋转装置和系统,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型材自动收集系统,通过设置收集旋转装置、输送系统和输送检测单元,实现型材的自动收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利用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型材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收集系统由若干排并列设置的子收集系统组成,每个子收集系统包括收集旋转装置和与收集旋转装置相连的输送系统,输送系统靠近收集旋转装置的一端设有输送检测单元;输送检测单元包括输送架和设在输送架上的输送介质,输送架的中部设有输送张紧机构;收集旋转装置包括翻转部件和与翻转部件配合的收集框架,收集框架上设有收集带,收集带的一端与翻转部件相配合;输送检测单元包括输送检测装置和输送检测传感器。
优选的,翻转部件包括翻身装置和与翻身装置配合的翻身旋转装置,翻身装置设在相邻的两个输送架之间,一翻身旋转连接装置将相邻的翻身装置和翻身旋转装置逐个串联起来。
进一步,收集框架包括收集框架本体和设在收集框架本体下方的收集框架底座连接而成,收集框架本体呈U型结构,包括一侧的固定杆和另一侧的转动杆,固定杆的高度高于转动杆,固定杆的顶部设有上固定轴,转动杆的顶部设有上固定外伸轴,上固定外伸轴上套设有上转轮,转动杆的底部设有下转轴,下转轴上套设有下转轮
更进一步,收集带绕设在上固定轴、上转轮和下转轮上,收集带的一端绕过上固定轴后固定于收集带固定块,上固定轴与上转轮之间的收集带上设有张力传感器,固定杆的内侧设有上、下极限位置检测单元,上固定轴的下方设有停止保护检测单元,固定杆的外侧设有安全急停按钮,固定杆与转动杆之间设有耐磨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改进方案,收集系统由若干排并列设置的子收集系统组成,每个子收集系统包括收集旋转装置和与收集旋转装置相连的输送系统,输送系统靠近收集旋转装置的一端设有输送检测单元,使用时,可以对型材进行自动收集,提高工作效率,省时省力;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中,收集旋转装置包括翻转部件和与翻转部件配合的收集框架,收集框架上设有收集带,收集带的一端与翻转部件相配合,可以对不同规格的型材进行翻转和收集,适用范围广,对空间利用率高;
3、本发明设置了输送检测单元,对收集带上型材的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4、本发明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推广和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05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手势控制的智能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