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稀土发光材料为光源的菌藻共生折页式污水净化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0651.X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4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左薇;孙盘飞;张军;寇明月;周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12M1/04;C12M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韩丽娜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发光 材料 光源 共生 折页 污水 净化 反应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以稀土发光材料为光源的菌藻共生折页式污水净化反应器,该反应器包括若干透明页板、网格载体、可伸缩支架、底板和稀土发光材料,底板上设置有可伸缩支架,可伸缩支架间活动安装若干透明页板,每个透明页板内部设置有稀土发光材料,底板和透明页板上设置有用于菌藻附着的网格载体,可伸缩支架间横向安装有中心轴,通过可伸缩支架的调节,使得中心轴始终保持在水面附近。解决了现有的照明设备亮度固定,照射角度固定,难以覆盖全部的藻类等技术问题,本发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在利用菌藻协同作用处理污水的同时能够为藻类提供充足的光照条件,实现光合增氧、快速水质净化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稀土发光材料为光源的菌藻共生的折页式污水净化反应器,属于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递增,城市规模的扩大,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目前,污水处理的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及协同处理法。其中,物理法和化学法因药剂消耗量高、设备复杂等缺点逐渐被生物法取代。
生物法因其具有出水水质好、适应性强等优势逐渐兴起,然而,传统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存在污水处理周期较长、占地大、运行管理复杂,成本较高,产生的大量污泥难以处理等问题而遇到发展瓶颈,这就迫切需要对传统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进行改进。
近年来,利用菌藻协同作用处理污水的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藻类需要充足的光照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因此在污水处理中必须增加新的光源,以便在阴雨天或者夜间持续为藻类提供光照条件,但现有的照明设备亮度固定,照射角度固定,难以覆盖全部的藻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以稀土发光材料为光源的菌藻共生的折页式污水净化反应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在利用菌藻协同作用处理污水的同时能够为藻类提供充足的光照条件,实现光合增氧、快速水质净化的目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以稀土发光材料为光源的菌藻共生的折页式污水净化反应器,包括若干透明页板、网格载体、可伸缩支架、底板和稀土发光材料,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可伸缩支架,所述可伸缩支架间活动安装若干透明页板,每个透明页板内部设置有稀土发光材料,所述底板和透明页板上设置有用于菌藻附着的网格载体,所述可伸缩支架间横向安装有中心轴,通过可伸缩支架的调节,使得中心轴始终保持在水面附近。
优选地,所述中心轴安装若干用于转动的自动转轴,所述透明页板与自动转轴固定,随自动转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支架能够依据目标水域的水深手动调节支架高度,并保持高度固定,以此来保证中心轴始终处于水面附近,便于设备更好的发挥污水净化效果。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支架为遥控伸缩支架,当水面高度波动的时候,可通过岸上人员遥控,实现支架高度的上下调节,保证中心轴始终处于水面附近。
优选地,所述底板沉入水中,且底面粗糙。
优选地,所述网格载体为网膜、尼龙布或尼龙绳材料,便于菌藻附着,也便于更换。
优选地,所述网格载体为蜂窝状,每个蜂窝边为围绕菌藻附着面。
优选地,所述透明页板和底板均采用防水环保材料。
优选地,当夜晚或者外部光照条件不好时,稀土发光材料发光并通过透明页板传递给菌藻。
优选地,所选稀土发光材料应当提供菌藻生长过程中吸收最多的400-500nm蓝光或者640-660nm红光。
本发明所述的以稀土发光材料为光源的菌藻共生的折页式污水净化反应器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可伸缩支架结构简单稳固,可随目标水域的高度即时调节支架高度,保证该反应器的中心轴处于水面附近,使得附着在网格载体上的菌藻更好的发挥生物作用,提高污水净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06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