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型多孔光催化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0986.1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8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辉;范浩军;向均;孙哲;文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04 | 分类号: | B01J27/04;B01J35/10;B01J35/06;B01J37/34;D04H1/728;C02F1/30;C02F101/34;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多孔 光催化 纤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负载型多孔光催化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所用物料的份数均为重量份数:
(1)硫化铟锡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
将1-5份锡盐,4-18份铟盐,加入到40-80份去离子水中,搅拌20~30 min后,加入0.2-0.6份表面活性剂,2-22份的硫化物,持续搅拌20~30 min后,将溶液转入100 mL 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微波反应罐中,密封后置于微波合成仪,在150~180 ℃的条件下,反应5~60 min,待仪器程序降温到55 ℃时,取出反应罐,产物离心分离后,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清洗2-3次,在60-80 ℃条件下,真空干燥6-12个小时;
(2)静电纺丝法制备光催化纤维膜:
取1份高分子聚合物,0.5-2份致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在10-20 份二甲基甲酰胺中,室温搅拌12~48 h后,加入0.1-0.5份的上述制备的硫化铟锡可见光催化剂,持续搅拌1~4 h,制得均匀的静电纺丝溶液;将上述溶液转移到静电纺丝装置中,连接喷丝头和高压电源,控制挤出速度,收集器转速,以及喷丝头至收集器之间的距离,最终在收集器上得到光催化纤维膜;
(3)多孔光催化纤维膜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光催化纤维膜,置于去离子水中,60 ℃搅拌6~12 h,洗脱致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然后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清洗2-3次,在50~80 ℃的条件下,真空干燥,密封包装待用;
(4)光催化降解甲基橙:
将上述制备的多孔光催化纤维膜1-2份置于在50 份 10-20 mg/L的甲基橙溶液中,避光静置吸附过夜;然后置于300 W的氙灯下,进行可见光照射,并进行吸光度的测试,经计算该多孔光催化纤维膜降解甲基橙的效率为9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型多孔光催化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铟盐为氯化铟、硫酸铟、硝酸铟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型多孔光催化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型多孔光催化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化物为硫代乙酰胺、硫脲、赖氨酸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型多孔光催化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为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腈中的一种或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型多孔光催化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压电源的电压为15~25 kV,喷丝头至收集器之间的距离为15~20 cm,挤出速度0.1 mL/h~0.3mL/h,收集器转速100~300 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09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