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片、电芯及圆柱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1366.X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4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郑昌生;邓文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首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阳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8 | 代理人: | 刘亚梅;杨生平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新湖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片、电芯及圆柱电池,极片包括极片本体和活性物质,极片本体为长条形结构;活性物质附着于所述极片本体表面,通过激光在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电解液通道,所述电解液通道的宽度为10um~100um,所述电解液通道的深度为5um~150um,所述多个电解液通道与所述活性物质的体积比为0.2~1.5。本发明提供的极片通过开设电解液通道,可以在圆柱电池多次充放电,保证溶解液在电池内分布的均匀性,提高圆柱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电芯及圆柱电池。
背景技术
圆柱电池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芯和电解液,电芯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第一隔膜及第二隔膜,第一隔膜、正极极片、第二隔膜及负极极片依次叠加后卷绕成电芯。将电解液从电芯上部的注液口注入,通过加压和抽真空循环使电解液向下浸润,从而使电解液均匀分布在整个电芯中。
圆柱电池在充电时,极片会膨胀,由于膨胀空间受到壳体的限制,极片和极片之间会产生挤压,极片与隔膜之间的电解液会被挤出,放电以后电解液需要重新回到极片与隔膜的空隙中,但是电解液重新均匀地回到极片与隔膜之间,使圆柱电池恢复原来的状态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在反复充放电后会造成电芯局部电解液缺失,电池的容量逐渐减小,进而影响电芯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一种极片、电芯及圆柱电池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极片,以在圆柱电池多次充放电,保证溶解液在电池内分布的均匀性,提高圆柱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极片包括:
极片本体,为长条形结构;
活性物质,附着于所述极片本体表面,通过激光在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电解液通道,所述电解液通道的宽度为10um~100um,所述电解液通道的深度为5um~150um,所述多个电解液通道与所述活性物质的体积比为0.2~1.5。
可选的,一所述电解液通道至少与另一所述电解液通道交叉并连通。
可选的,相互交叉的所述电解液通道中,至少有一个所述电解液通道沿所述极片本体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极片本体。
可选的,所述电解液通道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一通道和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二通道,一所述第一通道与至少一所述第二通道交叉并连通。
可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通道的间距为3mm~20mm,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通道的间距为3mm~20mm。
可选的,所述电解液通道互不连通,且多个所述电解液通道均沿所述极片本体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极片本体。
可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解液通道的间距为3mm~20mm。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以在圆柱电池多次充放电,保证溶解液在电池内分布的均匀性,提高圆柱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芯,包括上述的极片,所述极片绕中心轴线卷绕多圈以形成圆柱结构,所述圆柱结构的每层对应的所述极片上均具有所述电解液通道。
可选的,所述圆柱结构的每层对应的所述极片上,至少有一条所述电解液通道沿所述极片本体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极片本体。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电池,以在圆柱电池多次充放电,保证溶解液在电池内分布的均匀性,提高圆柱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柱电池,包括上述的电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首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首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13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三甲硅烷基胺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电池壳体和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