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声保温隔热箱体和步入式高低温消声箱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1560.8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4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顾泽波;范秀伟;黄曦鸣;黄刘平;刘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11 | 分类号: | G01N29/11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尤健雄 |
地址: | 51030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隔热 箱体 步入 低温 消声 | ||
1.一种隔声保温隔热箱体(1),其特征在于:由隔声保温隔热板构成,所述隔声保温隔热板由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壁钢板(1-1)、阻尼隔声板(1-2)、吸声材料(1-3)、中间钢板(1-4)、纤维水泥板(1-5)、发泡聚氨酯材料(1-6)、吸声隔热材料(1-7)和内壁钢板(1-8)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隔声保温隔热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钢板(1-1)与中间钢板(1-4)焊接形成密封腔,所述阻尼隔声板(1-2)位于该密封腔中与所述外壁钢板(1-1)粘贴,所述吸声材料(1-3)位于该密封腔中填充在阻尼隔声板(1-2)与中间钢板(1-4)之间;所述纤维水泥板(1-5)与中间钢板(1-4)粘贴,所述吸声隔热材料(1-7)粘贴在内壁钢板(1-8)的内侧面,所述发泡聚氨酯材料(1-6)在所述纤维水泥板(1-5)与内壁钢板(1-8)之间发泡成型并包覆住所述吸声隔热材料(1-7)除外侧面和内侧面之外的其余端面(1-7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隔声保温隔热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中间隔设置有多根焊接在所述外壁钢板(1-1)与中间钢板(1-4)之间的U型槽(1-9)。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隔声保温隔热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钢板(1-1)采用1.5mm厚的镀锌钢板,所述中间钢板(1-4)采用1.2mm厚的镀锌钢板,所述内壁钢板(1-8)采用1.2mm厚的不锈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隔声保温隔热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保温隔热箱体(1)由多块所述隔声保温隔热板拼装而成,其中,相邻两块隔声保温隔热板采用以下拼装结构:该相邻两块隔声保温隔热板在各自的拼接面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公拼接口(1X)和母拼接口(1Y),所述公拼接口(1X)由从外向内依次相连的矩形凸块(1X1)、过渡凹槽(1X2)、梯形凸块(1X3)、过渡缺口(1X4)构成,所述母拼接口(1Y)由从外向内依次相连的矩形凹槽(1Y1)、过渡凸块(1Y2)、梯形凹槽(1Y3)、过渡凸块(1Y4)构成,且所述梯形凸块(1X3)和梯形凹槽(1Y3)均由所述发泡聚氨酯材料(1-6)形成;所述相邻两块隔声保温隔热板在各自的拼接位置预埋设有相互配合的钩锁机构(1-10)和锁孔机构(1-11),所述钩锁机构(1-10)的钩销从所述发泡聚氨酯材料(1-6)的表面伸出,所述锁孔机构(1-11)的锁孔在所述发泡聚氨酯材料(1-6)的表面露出,所述锁孔能够与插入其内的钩销锁紧固定;所述相邻两块隔声保温隔热板在它们相互配合的公拼接口(1X)和母拼接口(1Y)之间设有耐候密封胶(1-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隔声保温隔热箱体(1),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块所述隔声保温隔热板留有用于试验样品进出的主门洞,该主门洞安装有隔声保温隔热主门(2);其中一块所述隔声保温隔热板留有用于检修的检修门洞,该检修门洞安装有隔声保温隔热检修门(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隔声保温隔热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保温隔热箱体(1)为由顶板(1A)、底板(1B)和四块侧板(1C)拼装而成的长方体形箱体,所述顶板(1A)、底板(1B)和侧板(1C)均为所述隔声保温隔热板,所述顶板(1A)的底面与每一块侧板(1C)的顶面之间、所述底板(1B)的顶面与每一块侧板(1C)的底面之间、相邻两块侧板(1C)之间均采用所述拼装结构;并且,所述底板(1B)内预埋有木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15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 下一篇:基于视觉的智能稻麦收割机拨禾轮位置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