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煤粉锅炉的含重金属的多源废弃物处置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2109.8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3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周虹光;李帅英;严万军;白鹏;张朋飞;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2 | 分类号: | F23G5/02;F23G5/04;F23G5/033;F23G5/08;F23G7/06;F27B14/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白文佳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锅炉 重金属 废弃物 处置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煤粉锅炉的含重金属的多源废弃物处置系统及方法,包括物料储存系统、热风系统、碱性脱除剂系统、一体化处置系统、气固分离系统、燃烧器、煤粉锅炉、熔融系统及废气燃烧器;物料储存系统的出口与一体化处置系统的物料入口连接,煤粉锅炉的炉膛出口至省煤器之间的烟道上布置有高温烟气接口,煤粉锅炉的省煤器出口烟道上布置有中温烟气接口,高温烟气接口及中温烟气接口与一体化处置系统的烟气入口连接;热风系统的出口与一体化处置系统的空气入口连接;碱性脱除剂系统的出口与一体化处置系统的溶液入口连接,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多源废弃物的处理,且具有成本低及利用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源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煤粉锅炉的含重金属的多源废弃物处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多源废弃物产量急速增加,现有的环保设施处置能力呈现不足,且国民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因此实现对多源废弃物的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成为各当地政府难题。燃煤电厂煤粉锅炉具有热电丰富、炉膛燃烧温度高及尾部环保设施齐全等有利条件,作为废弃物焚烧处置的一种新途径,备受国家及行业关注。但多源废弃物干湿形态各异不能满足煤粉锅炉悬浮燃烧的特殊要求,制约了废弃物处置在火电行业的发展,此外,废弃物中Cl元素含量均较高,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HCl气体,会对锅炉水冷壁造成严重腐蚀,影响原锅炉系统运行安全性;部分废弃物中重金属含量较高,进行大量掺烧时会造成锅炉系统产生的煤粉灰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影响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甚至导致煤粉锅炉掺烧废弃物后产生的粉煤灰成为新的固体废弃物。上述因素及潜在风险造成利用煤粉锅炉处置多源废弃物发展严重滞后,加上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低等现状,导致国家的大型设备利用率低,通过新建垃圾电厂或焚烧炉等工艺,造成社会投资资金及土地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煤粉锅炉的含重金属的多源废弃物处置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多源废弃物的处理,且具有成本低及利用率高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煤粉锅炉的含重金属的多源废弃物处置系统包括物料储存系统、热风系统、碱性脱除剂系统、一体化处置系统、气固分离系统、燃烧器、煤粉锅炉、熔融系统及废气燃烧器;
物料储存系统的出口与一体化处置系统的物料入口连接,煤粉锅炉的炉膛出口至省煤器之间的烟道上布置有高温烟气接口,煤粉锅炉的省煤器出口烟道上布置有中温烟气接口,高温烟气接口及中温烟气接口与一体化处置系统的烟气入口连接;热风系统的出口与一体化处置系统的空气入口连接;碱性脱除剂系统的出口与一体化处置系统的溶液入口连接;
一体化处置系统的出口与气固分离系统的入口连接,气固分离系统的气态出口与燃烧器的入口连接,燃烧器的出口与煤粉锅炉的炉膛连接;
气固分离系统的固态出口与熔融系统的入口连接,熔融系统的燃烧产物出口与废气燃烧器的入口连接,废气燃烧器的出口与煤粉锅炉的炉膛连接。
物料储存系统的出口经给料系统与一体化处置系统的物料入口连接。
还包括烟气母管;高温烟气接口及中温烟气接口与烟气母管的入口连接,烟气母管的出口与一体化处置系统的烟气入口连接。
还包括风机;气固分离系统的气态出口与风机的入口连接,风机的出口与燃烧器的入口连接。
还包括输送系统;气固分离系统的固态出口与输送系统的入口连接,输送系统的出口与熔融系统的入口连接。
还包括污染物脱除系统;煤粉锅炉的省煤器出口烟道与污染物脱除系统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煤粉锅炉的含重金属的多源废弃物处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21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