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期线损数据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2507.X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7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兆强;侯振凯;黄廷平;王鹏;田忠禹;林岩;赵福洋;田锐;祖林海;路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原县供电公司;杨兆强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田祥宝 |
地址: | 253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期 数据 测量方法 测量 平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期线损数据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平台,测量方法包括对电信号进行采样,计算监测点的电能,统计目标区域范围下供电部门在任一月份输出的供电量和售电量,并获取当前月份的同期供电量和售电量;对计算的所述电能进行评分,基于评分结果确定最终的电能值,基于所述最终的电能值,修正任一月份的同期供电量和该月份的同期售电量,计算该月份的同期线损和同期线损率。本发明通过采样电信号,计算电能值,并对电能值进行进一步评分,来修正计算的电能值,具有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精确性高等优点,可以深一步的减少一些因用电设备的故障而引起的电能计量误差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量测量统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同期线损数据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平台。
背景技术
电量和线损率对电网企业的收入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线损率作为一项综合反映电网运行中各环节损耗的指标,集中体现了生产、调度、营销等各项核心业务的管理水平。
在当今用电市场化主流情况下,供电企业需要及时的对所管辖区域的电能使用量进行实时的跟踪,掌握正确的使用数据,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公司的产能做出一定的规划,保证运行的稳定性,为此需要在相关运行部位安装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精确性高的用电检测设备即用电仪表来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深一步的减少一些因用电设备的故障而引起的电能计量误差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一套智能型高的管理监控仪表是很重要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如何实时并准确的监测用电量和线损情况是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以使电网企业能够准确地掌握实际线损情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期线损数据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平台,用于解决现有使电网企业能够准确地掌握实际线损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期线损数据的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电信号进行采样,计算监测点的电能,统计目标区域范围下供电部门在任一月份输出的供电量和售电量,并获取当前月份的同期供电量和售电量;
对计算的所述电能进行评分,基于评分结果确定最终的电能值,基于所述最终的电能值,修正任一月份的同期供电量和该月份的同期售电量,计算该月份的同期线损和同期线损率。
进一步地,所述对电信号进行采样的具体过程为:
接收电信号采集装置输出给模拟量装换电路的参考电压Uref,利用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输入模拟信号;
通过电信号选择电路将所述模拟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Ui1;
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补偿和稳定处理,输出电压信号Ui2;
根据转换公式Data=(Ui2/Uref)*2x,将Ui2转换为数字量Data,其中x为模拟量转换芯片的转换位数。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检测点的电能具体为:
对电压、电流信号分别施加Kaiser窗函数,并进行FFT变换得到Kaiser窗函数的频谱信号,所述频谱信号包括电压频谱值和电流频谱值;
通过所述电压频谱值以及FFT变换的频移性,得到基波的谱质心和基波频率;
通过峰值检测,基于所述基波频率,分别检测出被测电压信号的基波、谐波,被测电流信号的基波、谐波,以及间谐波峰值点两侧最大谱线、次最大谱线的幅值;
根据单峰谱线幅值确定基波谐波幅值修正系数,并计算得到被测电压电流的基波、谐波幅值和相位,得到监测点的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原县供电公司;杨兆强,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原县供电公司;杨兆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25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对中位差结合最小描述长度的CFAR检测方法
- 下一篇:浮动充注密封机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