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好运饼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3159.8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4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玉瑞 |
主分类号: | A21D2/34 | 分类号: | A21D2/34;A21D2/36;A21D8/02;A21D8/04;A21D8/06;A21D13/31;A21D13/38;A21D13/80;A23C11/06;A23L2/02;A23L2/52;A23L2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好运 制备 方法 | ||
好运饼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制作技术领域。好运饼是由饼肉配饮料组成的中式快餐。饼坯用全麦面粉加面肥发酵添加蛋奶、花生和蔬菜汁合成面团,制成直径18厘米的圆形饼中间开4.2厘米的正方形孔,方孔一个角朝向上方,上方两侧边长外各一条龙图案,中间两角外侧各一个喜字,下方边长外左侧写“好运”右侧写“营养”,下方角下面写“好运饼”。表面涂蜂蜜,经烤制成黄里透红脆皮的金色圆形饼。夹肉用铁锅柴火添加20种佐料小火慢炖制成边长4.5厘米厚1厘米的方形肉片;饮品用榨取的水果蔬菜汁加花生汁、牛奶、蜂蜜勾兑而成。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保留粮食、水果、蔬菜和肉蛋奶的营养将主副食与饮料结合营养互补。
1、技术领域
好运饼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制作技术及工艺方法。
2、背景技术
食品制作中面点制作方法很多,有油炸、烤制、蒸煮、锅贴等多种,各有特点,形成不同的风味和地方特色的面点食品,饼的种类众多,既有油炸的,也有锅贴烙制的,还有烤制的。在众多的各种饼中,都是追究口感和风味,并且只具有主食一种功能,没有注重营养又兼具副食功能的,尤其是保留粮食所特有的营养元素并添加肉蛋奶、蔬菜、水果增加其营养成分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式快餐。好运饼博采中国制饼传统技术之优点,保留和增加营养成分,吸收中式糕点制作传统技法,兼具主食和副食的功能,制成营养丰富,饼型独特的中式快餐。
国内快餐市场中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快餐遍布各地,洋快餐利用油炸制作虽然好吃畅销但没有营养,严重影响国人的身体健康,人们称之为垃圾食品。好运饼摒弃洋快餐的垃圾弊病,在充分保留粮食和肉类营养的基础上,添加鸡蛋、花生、牛奶、蜂蜜、蔬菜、水果等最大限度的增加营养,成为营养丰富,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新型中式快餐。
3、发明内容
好运饼采取独特的制备方法,重点保留和增加了营养,采用传统蒸制中的发酵,利用面肥发酵而最大限度的保留粮食营养使其具有特殊风味;添加天然蜂蜜、牛奶和蔬菜汁液、花生、鸡蛋增加好运饼的营养成分,发明创造具有中国传统的新型饼特殊形状,使其外观独特颜色鲜亮;好运饼中夹肉,增加饼的营养并兼具副食功能,配以营养饮品,使其将主食和副食两种功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具有香甜不腻、营养兼备,主副食和饮料兼而有之,便于携带,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快餐特点。
4、技术方案
(1)好运饼由饼肉配饮料组成。
(2)好运饼饼坯制作:用全麦面粉加面肥传统方法发酵,添加侵泡新生花生仁汁和蔬菜汁液合成面团,用特制工具制成直径18厘米的圆形饼坯中间开对角线6厘米边长4.2厘米的正方形内孔,饼中正方形孔一个角朝向上方,正方形上方两侧边长外各一条龙图案,中间角两侧旁各一个喜字,正方形下方边长外两侧左侧写“好运”右侧写“营养”,正方形下方角下面写饼的名称“好运饼”。饼坯添加鸡蛋、牛奶、花生表面涂抹天然蜂蜜,经烤制成黄里透红的具有脆感表皮的金色圆形好运饼。
(3)肉的制作:用大铁锅采取传统柴火炖肉方法,添加20种佐料小火慢炖熬制,制作具有特殊传统风味的好运饼的夹肉,充分保留肉的营养和香味。将肉制成边长4.5厘米,厚度为1厘米的正方形肉片
(4)饮品的制作:用榨汁机榨取新鲜水果、蔬菜的汁液,添加生花生仁汁、牛奶、蜂蜜等将水果汁和蔬菜汁与其勾兑成原汁原味的各种风味的营养饮品。保留水果、蔬菜、花生、蜂蜜、牛奶的全部营养。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制成营养丰富、口味独特、色泽鲜亮、冷热饮均可,热饮口味更好,独具特色的中式健康饮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饼肉配饮料模式,充分保留了粮食和肉食的营养并增加了蜂蜜、牛奶、蔬菜、鸡蛋、花生、水果的营养和维生素,实现了主食和副食及饮品的有机统一和营养元素的互补,发明创造的一种中式快餐。
5、具体实施方式
(1)好运饼的合成,将具有传统特色的新型特殊饼坯,中间开口处夹有特殊风味的炖肉片,饼状就像古代的铜钱,寓意“好运”。配营养健康饮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玉瑞,未经赵玉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31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