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防伪防调包电子标签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3271.1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7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窦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中启宏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20 | 分类号: | G09F3/20;G09F3/03;G06K19/077;G06K19/07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余志军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射频 识别 防伪 调包 电子标签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防伪防调包电子标签,包括LED标牌以及固定在LED标牌一端的防伪电子标签,所述LED标牌与防伪电子标签的连接处设有线接点位,所述防伪电子标签的外侧设有防护栅,通过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把一个带有唯一识别ID号的射频芯片设置在标签里面,制成防伪电子标签,从而做到每个防伪标签的唯一性,可在售出商品之前就把此标签的唯一ID号通过电脑连接读取设备和专用软件录入到软件数据库之中,并通用软件记录入库和出库时间,并且可以备注订单信息,客户收到货之后,如果拆掉防伪电子标签,就会破坏线接点位,使得LED标牌与防伪电子标签的连接线路断开,无法正常显示,售后人员就可以依此作为不退换的凭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商品标签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防伪防调包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市场上已经有的防伪标,仅仅是利用其不可拆卸功能,在标签上做标记,比如:撕毁无效之类的。有纸制的,也有塑胶扎带类的。这些的缺点是:有心人可以随意复制,剪掉原来的,直接换个新的上去,就可以直接调包退货了。甚至于在网上可以随意买到同款的防伪标。所以让那些网购调包的人很容易得手。
申请号为CN202120562916.1公开了一种易碎电子标签,包括:抗金属吸波层,所述抗金属吸波层上部承载天线,所述天线背离于所述抗金属吸波层的一侧设置有易碎面料层,所述天线与易碎面料层之间设置有芯片,芯片与天线电连接;所述抗金属吸波层背离于所述天线的一侧设置有可移胶层,所述可移胶层背离于所述抗金属吸波层的表面设置有底纸,解决了现有易碎标签贴附在金属上时将降低或失去标识的能力的问题。
申请号为CN202120466015.2公开了一种不转型揭开失效RFID防伪电子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PET层、印字层、保护层、印刷层、底胶层、第一胶层、离型层、RFID主体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第四胶层和表面印刷层,该不转移揭开失效RFID防伪电子标签贴在产品上,当被稍微揭开时,只是底胶层被揭开,RFID主体层依然贴附在产品上,不会受到破坏,标签可正常发挥防伪及追溯功能,但底胶层内部凹印的警示语会暴露,警告破坏者切不要进一步破坏标签,而当标签被强力撕起时,RFID主体层内的天线可被彻底破坏,防伪警示语会暴露,且被贴物不会残留胶痕而影响被贴物外观价值。
现有的电子标签技术存在以下问题:标签随着商品售卖后,客户若拆除商品时,标签上的电子芯片或芯片所连接的电路被中断,导致芯片无法正常使用,进而在退换货时,商家售后人员无法从芯片中查询商品信息而比对是否为假冒伪劣商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防伪防调包电子标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芯片受到破坏无法查询商品信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防伪防调包电子标签,包括LED标牌以及固定在LED标牌一端的防伪电子标签,所述LED标牌与防伪电子标签的连接处设有线接点位,所述防伪电子标签的外侧设有防护栅,所述防伪电子标签的四个端角通过第一脆性连接部与防护栅固定连接,所述防伪电子标签包括线路板以及包覆在线路板外侧的防腐包覆层,所述线路板的侧边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侧的线路板上固定连接有芯片基座,所述芯片基座中滑动连接有承载插片,所述承载插片上固定连接带有与防伪电子标签唯一对应ID的射频芯片。
优选的,所述槽口外侧的防腐包覆层上设置有弹性膜片,所述弹性膜片的通过外侧柔性连接部与防腐包覆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射频芯片的侧边固定设置有接线引脚,所述芯片基座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接线引脚相对应的导电接触单元,所述芯片基座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弹性扩撑组件。
优选的,所述接线引脚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中部位置设有第二脆性连接部,所述固定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形体。
优选的,所述导电接触单元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设有呈喇叭状的腔室,所述腔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中启宏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中启宏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3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