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坯加热后宽度调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3311.2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2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文杰;李洋龙;于孟;王凤琴;王永强;林海海;李宫胤;林绍峰;徐海卫;王国连;李继新;李明辉;郭起龙;李陆;陈辉;彭铁龙;齐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8/04 | 分类号: | B21B3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宽度 调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坯加热后宽度调整方法,属于板坯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难以实现板坯宽度的及时、精准调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包括:测量板坯进炉前的宽度;测量板坯出炉时的宽度;在获取板坯进炉前的宽度和板坯出炉时的宽度后,获得板坯加热后宽度的变化量;根据获取的板坯加热后宽度的变化量,判定出炉的板坯是否满足加工需求。本发明有利于实时并精准地了解板坯加热后的规格,有利于成品规格的把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板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坯加热后宽度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板坯在加热炉加热的过程中,由于加热炉内高温环境一般难以在线精确测量板坯的宽度及其变化,因此往往缺乏加热炉内板坯的宽度监测,难以实现板坯宽度的及时、精准调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缺乏加热炉内板坯的宽度监测,难以实现板坯宽度的及时、精准调控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板坯加热后宽度调整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板坯加热后宽度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测量所述板坯进炉前的宽度;
测量所述板坯出炉时的宽度;
在获取所述板坯进炉前的宽度和所述板坯出炉时的宽度后,获得所述板坯加热后宽度的变化量;
根据获取的板坯加热后宽度的变化量,判定出炉的板坯是否满足加工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所述板坯进炉前的宽度,具体包括:
使用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所述板坯进炉前的宽度,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相对设置在所述加热炉的入口处,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板坯的运行方向;
所述板坯进炉前的宽度值为w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所述板坯出炉时的宽度,具体包括:
采用第三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第四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所述板坯出炉时的宽度,所述第三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所述第四激光测距传感器相对设置在所述加热炉的出口处,所述第三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所述第四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板坯的运行方向;所述板坯出炉后的宽度值为w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板坯加热后宽度的变化量为Δw=w2-w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获得所述板坯加热后宽度的变化量步骤后,建立二维坐标模型,将线性时间内获取的板坯加热后宽度的变化量数据输入二维坐标模型,以使所述板坯加热后宽度的变化量可视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建立二维坐标模型步骤后,将线性时间内获取的所述板坯进炉前的宽度数据和所述板坯出炉时的宽度数据均输入二维坐标模型,以使所述板坯的宽度数据可视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获取的板坯加热后宽度的变化量,判定出炉的板坯是否满足加工需求,具体包括:
若所述变化量在板坯加热后的理论膨胀值之内,判定出炉的板坯是否满足加工需求;
若所述变化量不在板坯加热后的理论膨胀值之内,则判定出炉的板坯不满足加工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板坯宽度调整步骤,若测量获得的所述板坯出炉时的宽度值大于预设宽度值,则对所述板坯的宽度进行调整,直至出炉后的所述板坯的宽度值处于预设宽度值的取值范围内;
其中,所述预设宽度值为所述板坯出所述加热炉时宽度的预设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33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置稳定的无线手机充电座
- 下一篇:一种多进程AWG访问控制的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