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脱扣器及其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4150.9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3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游一民;赵彤;桑仲庆;戴冬云;刘书泉;顾晓东;王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H71/32 | 分类号: | H01H71/32;H01H71/68;H01H9/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马凯华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脱扣器 及其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磁脱扣器及其控制电路,其中,永磁脱扣器包括磁轭、固定于磁轭内表面的永磁体、设置于磁轭内并具有有复位线圈和脱扣线圈的线圈组件、固定在永磁体上并嵌入至线圈组件内的导磁件、滑动穿设于线圈组件内的导磁动铁芯、抵靠在导磁件与导磁动铁芯之间的弹性件。其中,利用脱扣线圈产生的磁通使永磁体去磁,并在弹性件的驱动作用下达到快速脱扣的目的;通过复位线圈实现动导磁动铁芯的电动复位过程,完成导磁动铁芯复位与弹性件的储能。由于结构上采用双线圈设计模式,无需其他机械复位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控制电路复杂程度要求低,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适于量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电磁机构的保护开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永磁脱扣器及其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脱扣器即并联脱扣器,其带电时,通过驱动铁芯撞击断路器分闸半轴或分闸挚子,实现分闸解锁,完成断路器的分闸。
目前,现有的永磁脱扣器多采用单一线圈的方式来完成脱扣任务,脱扣后采用机械的方式完成脱扣器的“复位”操作,此类方案的机械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脱扣器,采用电气结构完成复位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脱扣器,其包括:
磁轭,其具有容置空间;
永磁体,其固定于所述磁轭的内表面;
线圈组件,其具有复位线圈和脱扣线圈;所述线圈组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永磁体相抵,所述脱扣线圈靠近所述永磁体设置;
导磁件,其固定在所述永磁体上并嵌入至所述线圈组件内;
弹性件,其穿设于所述线圈组件内,并与所述线圈组件间隔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导磁件相抵或固定连接;
导磁动铁芯,其可滑动穿设于所述线圈组件内,且上端可与所述磁轭相抵,下端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相抵或固定连接。
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组件包括:
线圈骨架,其贯穿设有通孔且外表面设有环绕所述通孔并列布置的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
其中,所述复位线圈缠绕在所述第一线槽内,所述脱扣线圈缠绕在所述第二线槽内;所述导磁件嵌入至所述通孔的一端,所述弹性件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通孔内表面间隔设置,所述导磁动铁芯可滑动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沿轴向嵌装至所述通孔内的铜套;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沿轴向嵌装至所述通孔内的铜套;所述弹性件穿设于所述铜套内并与所述铜套内表面间隔设置,所述导磁动铁芯可滑动穿设于所述铜套内。
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磁动铁芯的下端开设有凹腔,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置所述凹腔内并与所述凹腔的腔底相抵或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
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永磁脱扣器还包括非导磁杆;所述磁轭具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贯通的第一透孔;所述非导磁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透孔与所述导磁动铁芯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磁动铁芯的四周宽于所述第一透孔的孔径。
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永磁脱扣器还包括:
上盖,其固定覆盖于所述磁轭的第一透孔处;所述上盖设有包围所述第一透孔的凹槽以及连通所述凹槽并与所述第一透孔对置的第二透孔;
所述导磁动铁芯滑动穿设于第一透孔内且上端穿过所述第一透孔可与所述凹槽的槽底相抵,所述非导磁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透孔与所述导磁动铁芯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磁动铁芯的四周宽于所述第二透孔的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41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