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性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板材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4161.7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1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谢怀杰;董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1/10 | 分类号: | C08L71/10;C08L79/08;C08K3/34;C08K3/36;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性 共混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板材 | ||
1.一种高韧性共混物,其特征在于,该高韧性共混物中包含:基体聚合物材料、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填料;其中,
所述基体聚合物材料与所述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重量比为3.0-8.0,所述填料与所述基体聚合物材料的重量比为1.0:(4.0-20.0);
所述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无缺口冲击强度至少是200kJm-2,玻璃化转变温度至少是200℃;
所述基体聚合物材料含有如下化学式的重复单元为:
其中,m为1或0,n为1或0,t为1或0,I为1或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与所述基体聚合物材料的重量比为1.0:(4.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与所述基体聚合物材料的重量比为1.0:(4.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合物材料是全芳型热塑性聚酰亚胺;所述填料包含微米级硅灰石、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纳米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聚合物材料的热变形温度为150-165℃,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5℃-160℃,熔点为300-370℃,拉伸强度为至少90MPa,熔体粘度为至少0.10kNsm-2,弯曲强度为至少160MPa,悬臂梁有缺口冲击强度为至少5.0kJm-2。
6.制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韧性共混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分散剂与填料按照重量比为(1.0-10.0):1的比值共混得到初始共混物;
b)将所述初始共混物与基体聚合物材料添加到研磨装置,以1000-1500rpm/min的研磨速率研磨15-25分钟后,将分散的产物放入烘箱内在140-170℃下放置1-4小时,得到中间共混物;其中,所述初始共混物与所述基体聚合物材料的重量比为1:(2.0-5.0),所述分散剂与所述基体聚合物材料的重量比为1.0:(3.0-10.0);
c)将所述中间共混物与热塑性聚合物材料放入高速搅拌机内,以1000-1500rpm/min的搅拌速率搅拌20-30分钟,得到高韧性共混物;其中,所述基体聚合物材料与所述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重量比为3.0-8.0;
以及
所述基体聚合物材料含有如下化学式的重复单元为:
其中,m为1或0,n为1或0,t为1或0,I为1或0;
所述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无缺口冲击强度至少是200kJm-2,玻璃化转变温度至少是2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以模压成型方式将所述高韧性共混物压缩为厚度小于等于2mm的板材;其中,模压温度260-400℃,模压压力为30-60MPa。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所述分散剂与所述填料的重量比值为(1.0-4.0):1;添加所述填料与所述基体聚合物材料的重量比为1.0:(4.0-10.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得到的所述中间共混物包括,重量比为1.0:(4.0-8.0)的所述填料与所述基体聚合物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41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