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器滑柱线束缓冲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5032.X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0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严禹明;曲迎春;朱雷鸣;李伟伟;孙岩;崔宇健;潘宏光;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器 滑柱线束 缓冲 固定 装置 | ||
1.一种减震器滑柱线束缓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1),所述连接器(1)上设置有接线端(11),线束(10)与所述接线端(11)固定连接;
滑柱下座(2),所述滑柱下座(2)内部中空,所述连接器(1)安装于所述滑柱下座(2)内,所述滑柱下座(2)侧壁开设有第一半圆槽(21),所述第一半圆槽(21)与所述接线端(11)正对;
缓冲件(3),所述缓冲件(3)由弹性材料制成,套设于所述线束(10)外周;
滑柱上盖(4),所述滑柱上盖(4)与所述滑柱下座(2)可拆卸连接,所述滑柱上盖(4)侧壁开设有第二半圆槽(41),所述滑柱上盖(4)与所述滑柱下座(2)扣合时,所述缓冲件(3)卡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半圆槽(21)和所述第二半圆槽(41)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滑柱线束缓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3)靠近所述接线端(1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机构(31),所述限位机构(31)包括密封圈(311)和限位槽(312),两个所述密封圈(311)设于所述限位槽(312)两侧,所述第一半圆槽(21)和所述第二半圆槽(41)与所述限位槽(312)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滑柱线束缓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3)的另一端设置有收口圈(32),所述收口圈(32)内径尺寸与所述线束(10)径向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滑柱线束缓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3)设有所述限位机构(31)的一端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线束(10)径向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器滑柱线束缓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1)和所述收口圈(32)间连接有多组缓冲机构(3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滑柱线束缓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12)的槽宽与所述第一半圆槽(21)和所述第二半圆槽(41)的厚度尺寸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滑柱线束缓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10)与所述收口圈(32)间绕设有胶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器滑柱线束缓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上盖(4)外延设置有多个卡爪(42),所述滑柱下座(2)侧壁开设有多个条型孔(22),多个所述卡爪(42)与多个所述条型孔(22)一一对应,所述卡爪(42)能与所述条型孔(22)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器滑柱线束缓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上盖(4)内壁间隔设置有多道加强筋(43)。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器滑柱线束缓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3)的材料为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503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电容脉冲放电装置
- 下一篇:电静液作动器模拟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