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纳库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7417.X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2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目良聪;大野雄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商事株式会社;第一施设工业株式会社;住商国际物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81/18;B65D81/24;B65D85/34;B65D85/50;B65D85/52;B65D25/00;B65D81/38;F25D17/04;B63B29/02;B64D11/00;A23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宋开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纳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收纳库,能够更容易地配置电场形成部件。收纳库(10)包括:收纳库主体(20),在内部具有收纳室;电场形成部件(60),在收纳室的内部形成电场。在收纳库主体的侧壁部(42、43)分别设置有载置电场形成部件(60)的载置部(81、8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纳库。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收纳库。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收纳库具备配置在其内部的电极和对电极施加电压的电源。收纳库形成为矩形箱状。电极被固定于收纳库的底壁部的内表面或者上壁部的内表面,基于从电源施加的电压在收纳库的内部形成静电场的气氛。由此,与在收纳库内没有形成静电场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收纳库中收纳的生鲜食品等的新鲜度保持得较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044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电极具有较大的重量,当想要在收纳库的上壁部的内表面固定多个电极时,通常在收纳库的上壁部的内表面上设置加强部件。例如,在制造收纳库时,在上壁部的内表面实施固定加强部件的特殊工艺之后,从该加强部件以悬挂的方式设置多个电极。这样,想要在收纳库中配置电极时,则需要对收纳库进行复杂的加工。这成为了阻碍设置有电极的收纳库普及的主要原因,因此期望其改善。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容易地配置电场形成部件的收纳库。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解决上述问题的收纳库包括:收纳库主体,在内部具有收纳室;以及电场形成部件,在收纳室的内部形成电场。在收纳库主体的侧壁部设置有载置电场形成部件的载置部。
根据该结构,仅通过在设置于收纳库主体的载置部载置电场形成部件就完成了在收纳室内配置电场形成部件。因此,不需要为了在收纳室内配置电场形成部件而对收纳库主体实施复杂的加工,因此能够更容易地配置电场形成部件。
在上述的收纳库中,优选的是,在载置部上载置有多个电场形成部件。
根据该结构,通过组合多个电场形成部件,能够形成更宽的电场。另外,由于各个电场形成部件也可以实现小型化,因此容易在收纳库中设置电场形成部件。
在上述的收纳库中,优选的是,当将收纳库主体中彼此相对配置的两个侧壁部设为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时,收纳库具备第一载置部和第二载置部作为载置部,第一载置部设置于第一侧壁部,载置电场形成部件的一端部,第二载置部设置于第二侧壁部,载置电场形成部件的另一端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第一载置部和第二载置部分别支承电场形成部件的两端部,因此能够以更稳定的形态设置电场形成部件。
在上述的收纳库中,优选的是,电场形成部件包括:绝缘部件,具有电绝缘性;以及电极部件,固定于绝缘部件的外表面,基于电压的施加而形成电场;在第一载置部和第二载置部上仅载置有电极部件和绝缘部件中的绝缘部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电极部件设置于载置部。
在上述的收纳库中,优选的是,当将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彼此相对的方向设为规定方向时,绝缘部件具有在规定方向上比电极部件长的形状,在第一载置部和第二载置部上分别载置有规定方向上的绝缘部件的两端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实现仅将电极部件和绝缘部件中的绝缘部件载置于第一载置部和第二载置部的结构。
在上述的收纳库中,优选的是,绝缘部件的整体由绝缘材料形成。或者,优选的是,绝缘部件通过在规定的原材料周围涂布绝缘材料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商事株式会社;第一施设工业株式会社;住商国际物流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商事株式会社;第一施设工业株式会社;住商国际物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74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