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7487.5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9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任富佳;颜运宇;叶步青;吴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46;F23D1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王晓菲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进 燃烧 燃气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涉及灶具的技术领域,该炉头包括外环结构,外环结构包括外环外周壁、外环内周壁、连接板、外环引射管和挡板;外环外周壁间隔套设在外环内周壁的外侧,连接板呈环状设置,连接板连接在外环外周壁和外环内周壁之间,在连接板的周向的局部位置的上方设置有挡板,且挡板与连接板、外环外周壁和外环内周壁之间形成预混腔。通过在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挡板,将连接板上方的部分空间形成预混腔,燃气和空气在外环引射管内初步混合后从外环引射管的出气口流入预混腔,在预混腔内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外环流口流入外环分配气道内,保证了燃烧器的燃烧性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灶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灶以下进风燃烧器为主,随着消费者对燃气灶使用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燃气灶本体的温度要求诉求更高,市场上开始出现上进风燃气灶。
现有的上进风燃烧器的炉头的外环通常包括外环外周壁、外周内周壁以及连接在外环内周壁与外环外周壁之间的环状底板,在环状底板的上方形成外环分配气道。具体的炉头的外环进气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外环引射管的后端设置有混合腔,进入外环引射管的燃气和空气在混合腔内混合后流入外环分配气道,然后进入外环火盖内;这种方式的混合腔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炉头连接,一部分与外环引射管连接,在实际生产燃烧器时,需要将两部分对齐密封连接,组装过程复杂且精度要求较高,影响了生产效率。另一种是外环引射管直接与外环分配气道连通,也即不设置混合腔,这种方式虽然加工方便,但是由于燃气和空气无法充分混合,使得燃烧状况不佳,影响燃烧器的性能。
可见,如何克服现有的上进风燃烧器的上述缺陷,以在加工方便的基础上兼顾燃烧器的燃烧性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进风燃烧器难以在加工方便的基础上兼顾燃烧器燃烧性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炉头,包括外环结构,所述外环结构包括外环外周壁、外环内周壁、连接板、外环引射管和挡板;
所述外环外周壁间隔套设在所述外环内周壁的外侧,所述连接板呈环状设置,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外环外周壁和所述外环内周壁之间,在所述连接板的周向的局部位置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挡板,且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板、所述外环外周壁和所述外环内周壁之间形成预混腔;
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挡板的上方,所述外环外周壁和所述外环内周壁之间形成外环分配气道,所述外环引射管的出气口与所述预混腔连通,所述预混腔上设置有与所述外环分配气道连通的外环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包括依次首位连接呈环形的第一板部、第二板部、第三板部和第四板部,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所述第三板部和所述第四板部的内沿均与所述外环内周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所述第三板部和所述第四板部的外沿均与所述外环外周壁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板部的板面和所述第三板部的板面大致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板部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第三板部的设置高度,所述第二板部和所述第四板部上下延伸,所述第二板部和所述第四板部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部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板部和所述第四板部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板部的两端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板部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部和所述第四板部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第三板部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外周壁包括外周壁本体,所述外周壁本体的下端对应于所述第三板部的位置向下延伸有一体构造的外周壁延长部;
所述外环内周壁包括内周壁本体,所述内周壁本体的下端对应于所述第三板部的位置向下延伸有一体构造的内周壁延长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7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