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式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8683.4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0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正义研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式除尘器,属于分离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湿式除尘器发生意外情况时存在着不报警的问题。本湿式除尘器,包括水汽分离件和具有内腔的壳体,壳体中内腔的底部为蓄水区域,水汽分离件设置在壳体中内腔的顶部中,壳体中内腔的中部安装有隔板,内腔的中部形成与蓄水区域相连通的进尘区域和使蓄水区域与内腔的底部相连通的水汽混合区,湿式除尘器还包括用于监测水汽混合区内气流中是否含有水汽的电子传感元件,电子传感元件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当电子传感元件判定水汽混合区内气流中不含有水汽时,间接推定水位低于正常范围值,进而可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其他元件,如控制风机停机,报警器运行,进一步提高湿式除尘器的运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除尘器,特别是一种湿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湿式除尘器是利用洗涤液(一般为水)与含尘气体充分接触,将尘粒洗涤下来而使气体净化的方法。湿式除尘装置具有除尘效率高、结构简单,造价低,占地面积小,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湿式除尘装置特别适宜于处理高温、高湿、易燃、易爆的含尘气体。
发明人曾提出了一种湿式除尘器(申请号201720338872.8),壳体中内腔的底部为盛水区域,壳体中内腔的顶部为分离区域,壳体内腔的中部前侧为进尘区域,中部后侧水汽混合区;当盛水区域内盛放有水时,隔板的底缘与液面之间具有过风间隙;当气流经过过风间隙时自激产生水花,水花混入气流中。当过风间隙过大时,自激产生的水花会减少,甚至不能产生水花,进而影响除尘效率以及除尘安全性。
为此,发明人又提出了用于控制液面高度的智能液位传感装置(申请号201820071120.4),基体上固定有传感器,浮体连接的导杆随液面升降,进而能使传感器产生信号,通过信号控制电磁阀开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停水、传感器损坏、导杆卡死等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发生上述情况后,即使发生缺水也存在着不报警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湿式除尘器运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湿式除尘器,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湿式除尘器的运行安全性。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湿式除尘器,包括水汽分离件和具有内腔的壳体,壳体中内腔的底部为蓄水区域,水汽分离件设置在壳体中内腔的顶部中,壳体中内腔的中部安装有隔板,内腔的中部形成与蓄水区域相连通的进尘区域和使蓄水区域与内腔的底部相连通的水汽混合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除尘器还包括用于监测水汽混合区内气流中是否含有水汽的电子传感元件,电子传感元件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湿式除尘器使用时蓄水区域内存放有水,当水位处于正常范围值内时,气流从进尘区域经隔板底缘与液面之间间隙流入水汽混合区内,气流激起水花,水花混入气流中,气流中含有大量水汽。当水位低于正常范围值时,气流经过隔板底缘与液面之间间隙时激起水花数量较少,甚至无法激起水花,导致气流中水汽含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匀,甚至气流中没有水汽。电子传感元件通过判断水汽混合区内气流中是否含有水汽便能间接推定水位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值内;换言之,当电子传感元件判定水汽混合区内气流中不含有水汽时,间接推定水位低于正常范围值,进而可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其他元件,如控制风机停机,报警器运行,进一步提高湿式除尘器的运行安全性。
当气流中含有水汽时两个金属探针接触到水源、机器正常运作、不会产生报警。当气流中未含有水汽时,两个金属探针没有接触到水源,湿式除尘器处于报警或停机状态,显然排除了湿式除尘因无水吸造成的除尘不达标及扬程引起的安全隐患,确保了除尘器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在上述的湿式除尘器中,所述电子传感元件上具有两个金属探针,两个金属探针位于水汽混合区内。
在上述的湿式除尘器中,当所述水汽混合区内气流中含有水汽时,水汽能使两个金属探针电接通。
在上述的湿式除尘器中,所述电子传感元件固定在水汽混合区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正义研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正义研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86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