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柔性可拉伸硬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9431.3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2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卢红亮;刘梦洋;张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40 | 分类号: | G01N3/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王洁平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聚二甲基硅氧烷 柔性 拉伸 硬度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柔性可拉伸硬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整体为薄膜结构,包括从下至上紧密结合的下层PDMS粘贴层、应变传感层和压力传感层;其中:
所述下层PDMS粘贴层为一层有粘性的PDMS,用于粘贴在被测物体表面;
所述应变传感层是由AgCP复合材料和PDMS薄膜封装而成,AgCP复合材料通过将图案化的纳米银线/碳纳米管导电颗粒包埋进PDMS制备而成;
所述压力传感层从下至上包括下部电极层、压阻材料层和上部电极层,上部电极层和下部电极层均为AgCP复合材料,压阻材料层为具有孔洞结构的微米银片/碳纳米管/PDMS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下层PDMS粘贴层通过将预聚物和固化剂混合后加热固化而得,预聚物和固化剂的质量比为30:1-50:1,下层PDMS粘贴层的厚度为1μm~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AgCP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用刻字机切割聚酰亚胺胶带,制作图案化的掩膜粘贴在玻璃片上;
(2)按照银纳米线和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2:3~3:2,配制银纳米线/碳纳米管的乙醇分散液,超声分散均匀,将乙醇分散液加入喷枪中,喷涂在玻璃片上,喷涂结束后撕掉掩膜,即形成图案化的碳纳米管/纳米银线导电颗粒;
(3)将PDMS预聚物和固化剂混合搅拌均匀配制成的PDMS溶液旋涂在玻璃片上,加热固化成PDMS膜,再将PDMS薄膜从玻璃片上翻模取下,即完成了AgCP复合材料的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应变传感层中,图案化的纳米银线/碳纳米管导电颗粒的厚度为1μm~20μm, AgCP复合材料为线形,线宽为50μm~2mm,厚度为200μm~1 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应变传感层中,应变传感层中,PDMS薄膜厚度为1μm~2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压力传感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PDMS预聚物和固化剂组成的PDMS溶液渗透进图案化的纳米银线/碳纳米管导电颗粒后固化制备两片AgCP复合材料作为下部电极层和上部电极层;
(2)将微米银片、碳纳米管、PDMS预聚物和固化剂配制成的PDMS溶液、正己烷、去离子水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组成的溶液混合搅拌,形成稳定的油包水型AFCP乳化液;
(3)在一片AgCP复合材料的导电面上滴涂一定量的AFCP乳化液,再导电面朝下盖上另一片AgCP复合材料,加热固化PDMS和去除水后,形成以具有孔洞结构的微米银片/碳纳米管/PDMS复合材料为压阻材料层的压力传感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微米银片、碳纳米管、PDMS溶液、正己烷、去离子水和SDS的投料比为 (20-40) mg:(5-15 )mg:1 g:(1-2) ml、(3-5) ml:(30-50) mg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压力传感层中,用作上部电极层和下部电极层的AgCP复合材料为圆形或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94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