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探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9993.8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5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郭跃武;卢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沂普光电(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郭衍飞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伤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伤设备,包括:外壳、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和光路结构;第一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与固定板铰接的第一调节板以及固设在第一调节板上的把手;第二调节装置包括与外壳铰接的第二调节板以及固设在第二调节板上的把手;发射装置设在固定板的顶部,第一极化镜设在第一调节板上,半透半反镜设在第二调节板上;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极化镜的倾斜角度,使发射装置所发出的光透过第一极化镜时,进行角度调节;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半透半反镜的倾斜角度,使光线透过半透半反镜时,进行角度调节。如此,通过调节第一极化镜的倾斜角度,使发射装置所发出的光透过第一极化镜时,进行角度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探伤设备。
背景技术
探伤检测是利用物质的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
在现有技术中,对管材进行探伤时,自动化程度不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例如,对核工业中使用的锆合金管等管材进行探伤时,由于要求较高,基于现有的探伤设备,需要人工将每根锆管送到探伤探头处,整个探伤过程中可能需要多个人员进行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探伤操作,工作效率低下。
基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探伤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探伤设备,实现了全自动检测,不仅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还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探伤设备,包括:外壳、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和光路结构;
所述光路结构包括发射装置、第一极化镜和半透半反镜;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铰接的第一调节板以及固设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上的把手;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与所述外壳铰接的第二调节板以及固设在所述第二调节板上的把手;
所述发射装置设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所述第一极化镜设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上,所述半透半反镜在所述第二调节板上;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极化镜的倾斜角度,使所述发射装置所发出的光透过所述第一极化镜时,进行角度调节;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倾斜角度,使光线透过所述半透半反镜时,进行角度调节。
可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光路结构还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二极化镜、平面镜和接收装置;
所述发射装置发射多个不同波长的光线至所述第一极化镜上,形成一路平行光,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镜,所述平行光方向偏转,反射到所述半透半反镜上,所述平行光透过所述半透半反镜入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镜上,经过第二反射镜反射光线,从而照射到被测量物体的表面;
所述被测量物体表面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镜上,通过所述第二反射镜,再反射到所述半透半反镜上,所述半透半反镜反射光线至所述第三反射镜上,从而将光线发射至所述平面镜上,通过所述平面镜反射到所述第二极化镜上,使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光线。
可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发射装置包括第一组发射器和第二组发射器;
所述第一组发射器和所述第二组发射器分别用于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线;
所述第一组发射器和所述第二组发射器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极化镜的两个不同受光面;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第一组接收器和第二组接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沂普光电(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沂普光电(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99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