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刻蚀效率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9997.6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0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冰丽;陈军;王亚萍;孙健;苏晓华;常夏森;宋祎杰;丁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1/80 | 分类号: | G03F1/80;G02B6/136;G02B6/125;G02B6/124;G02B6/132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栗改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刻蚀 效率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提高刻蚀效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步骤S1:根据半导体芯片的波导得到设计图形,在设计图形的周围设计马赛克图形,得到掩膜版图;
所述步骤S1中得到掩膜版图的方法为:
步骤S1.1、确定所需半导体芯片的形状;
步骤S1.2、在波导的周围生成辅助图形;
步骤S1.3、使用大于半导体芯片的矩形减去生成的辅助图形生成空白区域,在空白区域填充保护芯片的马赛克图形;
步骤S1.4、去掉步骤S1.2生成的辅助图形,形成所需要的最终图形为掩膜版图;
所述马赛克图形为覆盖空白区域的形状或填充的倾斜交叉线;所述倾斜交叉线的倾斜角度为30°~60°;
所述马赛克图形的边缘距离半导体芯片的波导的距离的范围为50~150μm;
步骤S2:根据步骤S1的掩膜版图制作芯片的掩膜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刻蚀效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赛克图形的边缘距离半导体芯片的波导的距离为50μm、100μm或1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刻蚀效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芯片为PLC型光分路器、阵列波导光栅、可调光衰减器芯片、定制延时线或混频器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刻蚀效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芯片的基底为单晶硅片或石英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刻蚀效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LC型光分路器或阵列波导光栅的制作步骤为:
S3.1,对基底表面进行清洗;
S3.2,在基底表面通过热氧化生成二氧化硅下包层;
S3.3,在二氧化硅下包层上,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生长掺锗的二氧化硅波导芯层;
S3.4,使用低压力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多晶硅硬掩膜层,多晶硅硬掩膜层覆盖二氧化硅下包层和掺锗的二氧化硅波导芯层;
S3.5,在多晶硅硬掩膜层上涂光刻胶,并将光刻板上的掩膜版图转移到光刻胶上;
S3.6,刻蚀步骤S3.5中的多晶硅硬掩膜层,去除无用的光刻胶;
S3.7,使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方法进行芯区刻蚀,得到所需的波导芯层;
S3.8,去除剩余的多晶硅硬掩膜层;
S3.9,利用低应力掺杂硼磷硅玻璃方法生长上包层;
S3.10,上包层退火,退火后完成PLC型光分路器或阵列波导光栅的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刻蚀效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中二氧化硅下包层的厚度范围为10~15μm;所述步骤S3.3中掺锗的二氧化硅波导芯层的厚度范围为4~8μm、宽度范围为4~8μm;所述步骤S3.4中多晶硅硬掩膜层厚度为1μm;所述步骤S3.7中芯区刻蚀深度比芯区厚度大0.3~0.4μm;所述步骤S3.9中上包层厚度范围为10~25μm;所述步骤S3.10中退火的温度范围为900~1100℃,退火时间范围为3~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99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3F 图纹面的照相制版工艺,例如,印刷工艺、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工艺;其所用材料;其所用原版;其所用专用设备
G03F1-00 用于图纹面的照相制版的原版,例如掩膜,光掩膜;其所用空白掩膜或其所用薄膜;其专门适用于此的容器;其制备
G03F1-20 .用于通过带电粒子束(CPB)辐照成像的掩膜或空白掩膜,例如通过电子束;其制备
G03F1-22 .用于通过100nm或更短波长辐照成像的掩膜或空白掩膜,例如 X射线掩膜、深紫外
G03F1-26 .相移掩膜[PSM];PSM空白;其制备
G03F1-36 .具有临近校正特征的掩膜;其制备,例如光学临近校正(OPC)设计工艺
G03F1-38 .具有辅助特征的掩膜,例如用于校准或测试的特殊涂层或标记;其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