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化天然胶乳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21996.5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梓蓉;陶金龙;孔娜;张吉振;李志锋;赵鹏飞;丁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15/00 | 分类号: | C08L15/00;C08J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许佳 |
地址: | 524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天然 胶乳 海绵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化天然胶乳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海绵制备技术领域。该环氧化天然胶乳海绵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环氧化天然胶乳100份、硫化剂1.5~3份、促进剂1~3份、防老剂0.75份、起泡剂1~2份、硫化活性剂1.5~3份、稳定剂1份和胶凝剂0.5~1份,在拓宽环氧化天然胶乳的使用领域的同时,利用机械发泡法制备得到具有优异的多孔结构及力学性能,且具有慢回弹性即相对较慢的回弹速度,可以记忆物体形状,有效分散压力的环氧化天然胶乳海绵,有望在家居用品、医护康复及缓冲包装领域得到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化天然胶乳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海绵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绵是一种低密度的多孔开放式材料,因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温、隔音隔热、减震、阻燃、耐压缩疲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生活等方面。目前海绵大多是利用天然胶乳制备而成的,天然胶乳是一种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重要工程材料,但是由于其是一种非极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其耐热性、耐油性、气密性、粘合性等特殊性能较差,因此利用天然橡胶制备得到的海绵力学性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为了获得更优异的耐热性、耐油性、气密性、粘合性等性能,通常利用化学改性的方法来制备环氧化天然橡胶,但是改性后的环氧化天然橡胶存在极性问题,导致难以获得浓度较高的浓缩胶乳,所以人们极少利用环氧化天然胶乳来直接制备海绵。现有技术有通过化学发泡法来制备环氧化天然胶乳海绵,但发泡产生的气体会使得橡胶结构渗透系数大,难以制造出闭孔的发泡橡胶,制取的发泡橡胶品质低、强度低、收缩率大、容易变形,此外,发泡后残留的发泡剂对海绵性能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严重阻碍了环氧化天然胶乳海绵的发展。
所以,若能提出一种利用环氧化天然胶乳制备高性能海绵的方法,对拓宽环氧化天然胶乳的用途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化天然胶乳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拓宽环氧化天然胶乳的使用领域的同时,制备得到具有优异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的海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化天然胶乳海绵,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环氧化天然胶乳100份、硫化剂2~3份、促进剂1~3份、防老剂0.75份、起泡剂1~2份、硫化活性剂1.5~3份、稳定剂1份和胶凝剂0.5~1份。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化天然胶乳为浓缩乳液,胶乳总固体含量大于60%,环氧化程度为50mol%。
进一步地,所述硫化剂为硫磺,所述促进剂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促进剂ZDC)和2-巯基苯并噻唑(促进剂M),所述防老剂为2-巯基苯并咪唑(防老剂MB),所述硫化活性剂为氧化锌,所述起泡剂为油酸钾,所述稳定剂为氢氧化钾,所述胶凝剂为氟硅酸钠。
进一步地,所述促进剂中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促进剂ZDC)和2-巯基苯并噻唑(促进剂M)质量比为5: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环氧化天然胶乳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将所述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剂和稳定剂在水中分散得到分散体,将所述分散体加入到环氧化天然胶乳中,搅拌均匀,熟化,然后加入起泡剂搅拌发泡,匀泡后加入硫化活性剂,搅拌后加入胶凝剂进行胶凝,定型硫化后脱水洗涤干燥得到环氧化天然胶乳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体的总固体含量为50%,所述起泡剂的质量浓度为20%,所述硫化活性剂和胶凝剂的质量浓度为50%。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体加入环氧化天然胶乳中的搅拌温度为25~35℃,搅拌时间为1h,熟化时间为24~48h,所述起泡剂加入后的搅拌速度为600~1200rpm,并以200~400rpm进行匀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19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