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地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22386.7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8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通;朱杰;王庆彪;孙继友;马赫;李占一;王文涛;赵晟达;毛嘉茵;宋红宇;赵帅;刘瑞超;刘在旺;高建山;赵振山;赵云远;王颖;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4/4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线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地线装置,包括接地线夹、接地引下线、接地极和验电装置,其中接地线夹连接接地引下线的一端,接地引下线的另一端连接接地极,在接地极顶端安装验电装置,所述接地线线夹包括线夹本体、挂钩、脱扣机构,所述的线夹本体包括固定半夹和可活动半夹,所述固定半夹的第一端固装挂钩,固定半夹的第二端与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铰装,所述的铰装是在固定半夹的第二端制出一工型卡槽,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钩入该工型卡槽内,在所述可活动半夹的第二端安装脱扣机构,通过该脱扣机构与固定半夹的第一端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检修施工人员站在地上完成验电和挂摘地线工作,操作方法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涉及接地线技术,尤其是一种接地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压配电线路检修过程中,为保障检修人员和设备安全,防止发生人身触电事故,需要在线路和大地之间挂接接地线。目前安装接地线方式为人员登杆进行验电,后挂接接地线,这种操作方式复杂且操作时间长,操作人员登杆操作增加高空作业危险性,且在登杆验电过程中安全距离很容易被侵犯,威胁工作人员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接地线装置,可以实现地面上验电、挂摘接地线操作,操作简单,节省攀爬电杆时间,保证安全距离,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接地线装置,包括接地线夹、接地引下线、接地极和验电装置,其中接地线夹连接接地引下线的一端,接地引下线的另一端连接接地极,在接地极顶端安装验电装置,所述接地线线夹包括线夹本体、挂钩、脱扣机构,所述的线夹本体包括固定半夹和可活动半夹,所述固定半夹的第一端固装挂钩,固定半夹的第二端与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铰装,所述的铰装是在固定半夹的第二端制出一工型卡槽,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钩入该工型卡槽内,在所述可活动半夹的第二端安装脱扣机构,通过该脱扣机构与固定半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半夹的第二端的内侧面与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的外侧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为导引线槽,接地环或裸导线从该间隙滑入线夹本体内。
而且,所述的固定半夹包括第一本体、第一弹簧、第一夹片,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本体,另一端连接第一夹片;所述的可活动半夹包括第二本体、第二弹簧、第二夹片,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二本体,另一端连接第二夹片;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构成线夹本体的外缘,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位于线夹本体的内侧,且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组合后下部敞口,上部围成可以容纳导线的紧固夹口。
而且,所述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弯曲一定角度,与固定半夹的第二端间隔一定距离形成间隙。
而且,所述脱扣机构包括脱扣操作杆、限位扣、转向轴、脱扣弹簧、对接导引槽、合体固定扣、脱扣引下线,所述脱扣操作杆由第一杆和第二杆组成,所述第一杆的上端连接脱扣引下线,第一杆的下端与第二杆的左端连接,在该连接端安装转向轴,转向轴固定在可活动半夹的第二端,脱扣操作杆可绕转向轴转动,在第二杆的右端制出挂接钩,该挂接钩与固定在固定半夹的第一端的合体固定扣配合。
而且,在固定半夹的第一端制有对接导引槽,在对接导引槽内固装合体固定扣。
而且,在可活动半夹的第二端安装脱扣弹簧,脱扣弹簧与第二杆连接。
而且,在可活动半夹的第二端固装两个限位扣,位于第一杆的两侧。
而且,所述挂钩位于线夹本体的中垂线。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能够实现检修施工人员站在地上完成验电和挂摘地线工作,该装置操作简单,可以实现验电和挂接地线同时完成大大节省检修时间,与登杆验电挂摘地线相比,该装置的操作方法更加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23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