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低品位氧化铜矿提取硫酸铜晶体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2849.X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2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林;刘生渊;薛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中凯鑫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3/10 | 分类号: | C01G3/10;C22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王恩涛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品位 氧化 铜矿 提取 硫酸铜 晶体 工艺 | ||
本发明适用于低品位氧化铜矿石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低品位氧化铜矿提取硫酸铜晶体的工艺采用氧化铜矿石的湿法冶炼,就是将氧化矿石制成一定的颗粒后筑建成堆场。堆场底部用三层土工布铺垫防渗层,用低浓度酸液(注:含酸0.1%)进行喷淋,把有用的金属氧化物浸出来进行回收。残液继续循环。生产是在常温下进行,是一个封闭循环项目,无三废排放。也是目前国际上的生产潮流。它生产成本低,无污染。堆场运行结束后,矿堆呈弱酸性,PH值一般在6.5,用黄土覆盖后就可在上面恢复植被。同时矿石中的金属已经被提取完成,只留下钙、镁、硅等元素,就和一般的土壤无大区别。堆场建设的颗粒度比较大,一般在5cm以上,渗透性很好,在暴雨天也不会形成溃坝等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品位氧化铜矿石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低品位氧化铜矿提取硫酸铜晶体的工艺。
背景技术
氧化铜矿石大多存在于矿山地表覆盖层和浅层部位。由于其化学成份构成复杂,氧化程度高低不一,在生产技术上定性为“难选矿”。同时氧化铜矿石一般在矿山资源中,所占比例较小,铜含量较低,大多数矿山企业都把它作为弃置资源,很少开发利用。近年来,国内在氧化铜矿石的浮选工艺上有所突破,但由于浮选成本高,回收率低,很难产生较理想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对氧化铜矿石的生产工艺仍采用的是用稀硫酸堆浸、电解、生产电解铜,或者是利用堆浸,废铁置换生产海绵铜。
1.1几种传统生产工艺的优缺点:
a.浸出——电解生产工艺
该生产工艺的优点是其最终产品为优质湿法电解铜,市场需求好。其缺点是投资大,需要有较大的氧化铜矿石资源,能够建立大型堆场。
b.硫酸浸出——废铁置换生产工艺
该生产工艺的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较适合小规模生产,其缺点是,生产工艺粗放,其产品海绵铜市场价格,没有什么附加值。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产生硫酸亚铁废液,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c.生物浸出
针对铜矿山大量存在的低品位硫化矿,次生氧化矿的一种生产新工艺。它是利用人工培养嗜硫菌,把硫化铜,次生氧化铜变为氧化铜,然后用硫酸浸出,电积产出电解铜。该工艺还在研究阶段,也仅仅是在试验室完成而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低品位氧化铜矿提取硫酸铜晶体的工艺,旨在解决国内目前主要的氧化矿铜生产工艺的缺点为环境污染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低品位氧化铜矿提取硫酸铜晶体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氧化铜矿石过筛,并形成小于10CM的矿石;
步骤二:将小于10CM矿石进行筑建堆场,并通过低浓度酸液进行喷淋,并静置一段时间,把有用的金属氧化物浸出来进行回收;
步骤三:对浸出的金属氧化物进行浓缩处理,形成浓缩液和残液一,并将残液一与水和硫酸混合形成低浓度酸液自循环使用;
步骤四:对浓缩液进行结晶处理,形成硫酸铜结晶和残液二,将残液二重新添加到浓缩程序中进行再次浓缩处理。
优选的,在步骤一中,对于大于10CM的矿石,通过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成小于10CM的矿石。
优选的,在步骤一中,采用滚筒式筛石机进行小于10CM矿石的筛选过滤。
优选的,在步骤二中,筑建堆场时在堆场的底部用三层土工布铺设形成防渗层。
优选的,在步骤二中,筑建堆场主要采用5CM-10CM之间的矿石,且整体为封闭循环状态,并在常温下进行低浓度酸液的喷淋。
优选的,在步骤二中,筑建堆场整体呈弱碱性,且PH值一般在6.5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中凯鑫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甘肃中凯鑫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28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