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盐好氧反硝化复合菌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2951.X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3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韩蕊;刘鹰;吴英海;马洪婧;慕欣廷;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02;C02F3/34;C12R1/01;C12R1/63;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盐好氧反 硝化 复合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盐好氧反硝化复合菌与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一种耐盐好氧反硝化复合菌,包括好氧反硝化菌株MAD‑44、HRL‑9和AD2;MAD‑44菌株保藏号为GDMCC.No 61854;HRL‑9菌株保藏号为GDMCC.No 61855;AD2菌株保藏号为GDMCC.No 61856。本发明的好氧反硝化复合菌剂接种量为1%~2%(v/v),C/N为10~15,温度为30℃~40℃,摇速为120rpm~150rpm条件下,复合菌株24h内对底物浓度100mg·L‑1NO3‑‑N的去除率为100%,无NO2‑‑N积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盐好氧反硝化复合菌与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过程中部分饲料在鱼类消化、吸收等代谢过程中转化为氨氮排泄到养殖环境,产生的残饲、粪便也会在微生物作用下矿化为氨,进而转化成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循环水养殖过程中的生物过滤环节可以将水体中毒性较高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转化成毒性较低的硝酸盐氮,引起水体中的硝酸盐积累,其质量浓度可达100mg·L-1,甚至是500mg·L-1以上(Freitag A R,Thayer L,Leonetti C,et al.Effects of elevated nitrate onendocrine function in Atlantic salmon,Salmo salar[J].Aquaculture,2015,436(1):8-12.)。研究表明,硝酸盐氮对于养殖对象的毒害作用比同质量浓度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要低,但高质量浓度的硝酸盐氮仍会导致鱼类生长缓慢,存活率降低,免疫力下降(Steinberg K,Zimmermann J,Stiller K T,et al.Elevated nitrate levels affectthe energy metabolism of pikeperch(Sander lucioperca)in RAS[J].Aquaculture,2018,497:405-413.)。含有高质量浓度硝酸盐氮养殖废水的排放,是自然环境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应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硝酸盐氮的质量浓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传统生物脱氮理论认为反硝化作用只能在厌氧条件下完成(房小雪.高效好氧反硝化菌株的筛选及其脱氮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好氧反硝化菌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脱氮理论的认识,使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在海水养殖废水的好氧环境中同时发生,能够显著降低海水养殖废水脱氮的成本,对于在海水养殖废水处理中构建同步脱氮体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脱氮复合菌群与单一菌株相比,适应性更强,负荷能力更高,对于强化生物脱氮和实际处理含氮废水具有更强的优势(黄郑郑,曹刚,陈海升,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协同竞争对脱氮特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17,30(05):765-774.)。复合微生物制剂因成本低廉、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污染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李来阳,谢卫兵.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河北渔业,2009,185(5):46-50.)。国内也相继开发了多种微生态制剂,然而其应用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菌株成分复杂,缺乏针对性且难于适应高盐寡营养的海水环境(杨波,杨志恒,胡文容,等.亚硝化细菌处理氨氮废水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3):63-66;孟睿,何连生,席北斗,等.芽孢杆菌与硝化细菌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试验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11):28-31.)。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29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