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填石路堤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3237.2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9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冯小俊;辜扬峰;凌靖;付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堤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填石路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地基进行预处理;当施工路堤填筑高度及长度大于预设值的填方路段时,按第一填筑层间距采用冲击碾压法对路堤进行补强增压处理;当施工路堤填筑高度及长度小于预设值的填方路段时,按第二填筑层间距采用分层强夯法对路堤进行补强增压处理;所述第一填筑层间距小于第二填筑层间距。本申请的施工方法使得填石料的缝隙得到进一步挤密,降低填方石料的压缩性,相比于自然沉降,大大减少了高填路堤施工后的沉降量,能够提高新建路堤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工程质量,有效防止本申请的填石路堤沉降而造成整体沉陷导致路堤开裂的现象,大大提高路堤的承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路基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填石路堤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山区公路施工中广泛采用爆破岩石作为填石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且填石料具有填充密度大,透水性强,压实性能好,抗剪强度高,沉陷变形小,承载力答等工程优良特性。
但是由于填石料粒径较大,分布不均,作为散粒状的填石料和其他连续固定材料不同,虽然有较大的承载能力,但承受侧拉应力较弱,填石料所形成的路基几乎是一个刚性体,自身比重大,当受到外力冲击或自然力破坏时,会造成一部分填石料相对于另一部分填石料沿着一定分界面滑移,颗粒之间的嵌挤作用和摩擦力失去稳定,从而形成路基和路面的剪切破坏,会给交通和交通人带来严重恶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承载能力高的填石路堤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填石路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地基进行预处理;
当施工路堤填筑高度及长度大于预设值的填方路段时,按第一填筑层间距采用冲击碾压法对路堤进行补强增压处理;
当施工路堤填筑高度及长度小于预设值的填方路段时,按第二填筑层间距采用分层强夯法对路堤进行补强增压处理;
所述第一填筑层间距小于第二填筑层间距。
进一步设置:所述预设值为填筑高度为15m、长度为100m。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填筑层间距为3-5m,所述冲击碾压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要求设置测点,并测出每个测点的高程;
采用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第一层冲击碾压高度以填方高度3-5m范围内开始,其上路堤每填3-5m便进行冲击碾压,而第一层冲击碾压高度不足3m时,在其填筑3-5m后的第二层开始冲击碾压;
对路基冲击碾压规定遍数后,洒水碾压整平。
进一步设置:将路基按每20m划分为一个横断面,每一横断面布置3个测点,所述3个测点分别位于路基中线和距离左、右外侧边线1m处。
进一步设置:所述冲击压路机的压实宽度为2×1000m,工作速度为10-15km/h,有效压实深度为1m,压实影响深度为5m。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填筑层间距为6-8m,所述分层强夯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层强夯高度以填方高度为6-8m范围开始,其上路堤每填6-8m便进行冲击碾压,而第一层强夯高度不足6m时,在其填筑6-8m后的第二层开始强夯,每层路基的夯击遍数为3遍,每遍夯击次数设计为3-5次;
每遍夯击完后均以推土机推平。
进一步设置:用重达10吨的夯锤并提升6-8m对路堤进行强夯,所述夯锤的锤径为2m。
进一步设置:每层路基的3遍夯击的夯点按正三角形布置,且夯点间的间距为3.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3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