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红光的眼镜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3926.3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7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加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优立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7/10 | 分类号: | G02C7/10;G02B1/111;G02B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红光 眼镜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红光的眼镜片,包括树脂基片,所述树脂基片的一侧设有金刚石膜,所述树脂基片的另一侧设有五氧化三钛膜,所述五氧化三钛膜的一侧设有二氧化硅膜,所述二氧化硅膜的一侧设有二氧化钛膜,所述金刚石膜的一侧设有减反膜,所述减反膜的一侧设有防刮花膜。本发明通过五氧化三钛膜、二氧化硅膜和二氧化钛膜依次连在一起形成复合膜能有效过滤掉光线中的红外光与蓝光,从而最大限度地排除有害光线的危害,同时红色透明固体的树脂基片也可反射大部分的红光,有效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红光的眼镜片。
背景技术
眼镜是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而制作的简单光学器件,由镜片和镜架组成。矫正视力用的眼镜有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老花眼镜以及散光眼镜四种。无论哪种眼镜,由于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因手垢、指纹、汗渍、化妆品等附着而形成的污渍残留在镜片上,造成镜片透视效果较差,影响使用,甚至造成视力下降的危险。
红外光又叫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因眼球中含有较多的液体,这些液体对波长小于1.5微米的红外线光具有吸收作用,如果让波长小于1.5微米的短波红外线光直接照射眼睛,可使眼球中的液体因吸收短波红外线光而发生反应,引发病变,导致晶状体混浊,进而引发白内障,但现有技术中,一般的镜片普遍存在着抗红光性能差,对红光的折射效果不佳的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防红光的眼镜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红光的眼镜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红光的眼镜片,包括树脂基片,所述树脂基片的一侧设有金刚石膜,所述树脂基片的另一侧设有五氧化三钛膜,所述五氧化三钛膜的一侧设有二氧化硅膜,所述二氧化硅膜的一侧设有二氧化钛膜,所述金刚石膜的一侧设有减反膜,所述减反膜的一侧设有防刮花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所述防刮花膜为氟化镁膜层,所述防刮花膜厚度为50-100纳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减反膜厚度为80-120纳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金刚石膜厚度为100-150纳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树脂基片厚度为5-15毫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五氧化三钛膜、二氧化硅膜和二氧化钛膜的厚度均为100-150纳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混料,将将红色醇酸树脂颜料与树脂单体搅拌均匀;
第二步,将红色树脂原料从密封圈注入孔注入到已装配好的玻璃模具中,不溢出和无气泡为准,然后注入孔塞上密封塞;
第三步,第一次固化,将填充好的模具送到固化炉中进行固化,经过一定时间和加热进行聚合反应,由粘稠的液体聚合为红色透明固体的树脂基片;
第四步,开模和打磨,将胶圈拆除,使得玻璃模具与镜片分离,之后对镜片进行磨边;
第五步,第二次固化,通过加温退火进而消除树脂基片的内应力;
第六步,清洗,树脂基片采用清洗剂在超声波清洗机中进行清洗;
第七步,镀膜,通过真空附膜在树脂基片上侧依次镀上金刚石膜、减反膜和防刮花膜,在树脂基片下侧依次镀上五氧化三钛膜、二氧化硅膜和二氧化钛膜;
第八步,检测,检测镜片的透光率、硬度、黄色指数、抗冲击力、中心厚度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七步中采用光学真空镀膜机给镜片表面镀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优立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优立光学眼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39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