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羊肚菌外援营养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4256.7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8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何章义;袁立鸿;何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章义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羊肚菌 外援 营养 料及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肚菌外源营养料,包括玉米芯颗粒1‑50份,木屑50‑100份,营养添加剂1‑3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营养料的制备方法,按该羊肚菌外源营养料的配方称取原料,加水混合均匀,常压灭菌8小时,冷却即得。应用于羊肚菌种植时,将该羊肚菌外源营养料以干料计,按每平方米0.5~3kg干料的用量均匀撒施于播种羊肚菌7~15天时的土地上。本发明把价格较高的小麦改成价格低廉的玉米芯颗粒和木屑,制备方法工序简单、时间短,且不需要装袋,减少了人工,减少了工序,降低了约70%的成本,并避免了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和生产塑料袋的能源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羊肚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羊肚菌外源营养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又称羊肚菜、草笠竹、羊蘑、羊肚蘑,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盖部分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羊肚菌可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
现阶段羊肚菌的栽培生产的通用做法也即关键技术,是在播种后摆放外源营养袋,以确保羊肚菌的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充足,每亩地一般需要2200~3500个营养袋。营养袋的制作工艺是将麦粒、玉米颗粒、麦麸、木屑、石膏等原料按照比例搅拌后装入塑料袋,扎口,再经蒸锅高压灭菌,冷却后使用。目前已公开的发明专利中,均将玉米、小麦、麦麸等作为主要成分,以玉米芯、木屑、石灰等为辅料,成本较高,如CN108718909B中的营养袋“成份为小麦70%,麦麸10%,谷壳15%,石膏1%,石灰1%,过磷酸钙1%,腐植土1%,葡萄糖1%”、CN108558465B中“一种羊肚菌外源营养料,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玉米颗粒20~50份和麦麸50~80份”,CN110249910A的“羊肚菌营养袋,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麦粒28-32%、油菜荚35-38%、木屑28-32%、生石灰1-2%、石膏1-2%;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CN111226686A的“小麦粒、米糠、干木屑、牛粪、石灰的质量比为250:25:15:20:8;”,即营养袋的主要原料为小麦、玉米、麦麸,每袋需要小麦250~400克,小麦价格为2.4-2.7元/kg,使得每亩使用营养袋的直接成本在4000-6000元,严重压缩了羊肚菌的利润空间。并且小麦、玉米需要提前经过浸泡、或者玉米芯需要烘干等操作,增加了操作环节,人工和经费投入多,制作效率低,严重压缩了羊肚菌的利润空间。
中国境内2020年的羊肚菌栽培面积已经达到了16.6万亩以上,按每亩地使用小麦1100-1700斤左右,全国范围的小麦使用量达到18260-28200万斤。预计2021年羊肚菌种植面积将达到30万亩,小麦使用量预计达到33000~51000万斤。这对我国粮食造成极大的损耗,不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并且,每个营养袋都需要使用塑料袋进行包装、摆放以及回收,既增加了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营养料及其制备方法,并给出应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羊肚菌营养袋制造和使用成本高、制造工序长、粮食消耗量大、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成本的羊肚菌外源营养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该低成本羊肚菌外源营养料为:
一种羊肚菌外源营养料,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木屑(包括常见树木如榆树、柳树、松树等生产的锯末、木屑、木粉,以下统称为木屑)50~200份,玉米芯颗粒1~20份、秸秆1~10份,营养添加剂1~3份。
其中,所属木屑的宽度为0.01mm-50mm,长度0.01-40mm。玉米芯颗粒的粒径为1-50mm。秸秆的粒径为1-50mm。
优选地,所述木屑的宽度为0.01mm~20mm,长度0.01~30mm,玉米芯颗粒的粒径为2~40mm,以有利于木屑中的营养成分得到有效而充分的利用。玉米芯颗粒和秸秆同时起到透气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章义,未经何章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42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