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槽式集热器运输车减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5530.2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1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杜国平;闫冬冬;唐建华;肖晓东;陶正龙;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核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8 | 分类号: | B60P7/08;B60P7/16;F16F15/023;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莹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式集热器 运输车 减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槽式集热器运输车减震装置,包括:集热器支撑架及对称设置于两端的两个减震机构,每个减震机构包括止动板、橡胶垫、减震器、减震器支腿、连杆、连杆支撑、绑带固定耳、绑带,止动板固定设置在集热器支撑架的上表面,且在止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橡胶垫,集热器支撑架的下表面与减震器的上表面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减震器的底部使用螺栓固定于减震器支腿,且减震器支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于运输车本体;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集热器支撑架、连杆支撑连接;所述连杆支撑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运输车本体上。本发明可实现减震作用,使集热器安全、稳定的运输至安装场地,具有防集热器变形、防倾覆、稳定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槽式集热器运输车减震装置,属于减震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热电站集热器有槽式、塔式、菲涅尔式等几种形式,其中槽式光热电站镜场由大量的槽式集热器组成,而槽式集热器主要是由反射镜、镜面支撑翼、扭力框组成,具有体积大、结构精密、易变形的特点,如何安全的将大量高精度的槽式集热器运输至安装场地,是安装工作的重点。
而在槽式光热发电太阳岛工程施工时: 槽式光热发电原理是集热器反射镜反射太阳光,精准聚焦在反射镜焦线上的集热管上,使集热管中的导热油温度上升,为使导热油温度不断上升到所需温度,需要用到大量的高精度槽式集热器。在项目实践中,一座100MW光热电站镜场占地面积约为500万㎡,共安装16896台长12m宽5.76m的槽式集热器,槽式集热器由场地内专用的组装车间进行组装,组装精度根据部位不同在0.5mm-3mm,然后使用集热器运输车将集热器运输至场地内安装位置,平均运输距离在1.5km左右。安装场地地形复杂,常规的运输车行驶颠簸会导致槽式集热器镜面支撑翼、扭力框等钢结构件产生形变,不同程度的偏离槽式集热器出厂时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集热器运输车减震效果不佳,集热器运输过程造成集热器精度偏离、容易倾覆损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槽式集热器运输车减震装置,通过集热器支撑架上配置减震器、止动板并结合连杆的形式,有效保障槽式集热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槽式集热器运输车减震装置,包括:集热器支撑架及对称设置于集热器支撑架两端的两个减震机构,其中每个减震机构包括止动板、橡胶垫、减震器、减震器支腿、连杆、连杆支撑、绑带固定耳、绑带,所述止动板固定设置在集热器支撑架的上表面,且在止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橡胶垫,集热器支撑架的下表面与减震器的上表面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减震器的底部使用螺栓固定连接于减震器支腿上,且减震器支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运输车本体上;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集热器支撑架、连杆支撑连接;所述连杆支撑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运输车本体上;以及,在集热器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绑带固定耳,且在每个绑带固定耳上配置带有挂钩的绑带。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若干根横向稳定杆,其中每个横向稳定杆垂直固定连接于两个减震机构的连杆之间以与连杆形成刚性整体。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止动板使用沉头螺栓固定设置在集热器支撑架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止动板的上表面通过粘贴方式固定聚氨酯橡胶垫。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器采用双囊式橡胶气囊。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热器支撑架包括两块钢板、一个由上下翼板组成的H型钢、两段槽钢、两块折弯的钢板,其中集热器支撑架的两端各焊接一块钢板,且两块钢板的上部均开一个圆角矩形孔即为绑带固定耳;将两段槽钢的底部焊接固定在H型钢的上翼板上,且两段槽钢的间距等于集热器扭力框的宽度;所述每段槽钢的侧面与同侧的钢板之间通过一块折弯的钢板焊接连接;所述H型钢的下翼板使用螺栓与减震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核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核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5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