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器械浸提液中不挥发性未知物含量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25540.6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7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冬迪;王凯;任秀君;戎晓龙;童超;陈思;杜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7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刘昌荣 |
地址: | 21516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器械 浸提液中不 挥发性 未知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浸提液中不挥发性未知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配制抗氧剂1098系列标准溶液和替代标准品混合溶液,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所配制的溶液,根据检测结果建立抗氧剂1098校准曲线并计算替代标准品相对于抗氧剂1098的相对响应因子;其次,对医疗器械进行浸提,获取浸提液,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浸提液,将浸提液检测结果分别与抗氧剂1098检测结果和替代标准品混合溶液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鉴定,并计算得出浸提液中的未知物浓度;最后,根据未知物浓度计算得出未知物含量。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降低了只关注不挥发性已知物定量结果带来的安全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对多种不挥发性已知物进行开发验证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方法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浸提液中不挥发性未知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产品与人体不断接触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或与使用中的其他介质(如药液、血液等)相互作用时,会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统称为可沥滤物,可沥滤物一般包括灭菌残留剂、加工工艺残留、降解产物、溶剂、材料中的单体及添加剂(包括稳定剂、抗氧化剂、增塑剂、着色剂)等。在医疗器械发挥诊疗作用的同时,可沥滤物也在或短期或长期地对人体产生安全性方面的危害,所以需要对医疗器械的可沥滤物进行风险评价。
虽然通过可沥滤物研究最能代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者的接触量。但由于实际条件的挑战(包括临床接触途径及使用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临床样本采集的伦理问题等),对大部分器械来说,很难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可沥滤物研究,因此某些情况下宜通过浸提试验替代可沥滤物研究。目前常用于可浸提物和可沥滤物含量的分析方法主要为已知物定量,这种分析方式会漏掉潜在的可沥滤物,目前亟需一种未知可浸提物和可沥滤物含量的分析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浸提液中不挥发性未知物含量的检测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疗器械浸提液中不挥发性未知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抗氧剂1098系列标准溶液和替代标准品混合溶液,所述抗氧剂1098系列标准溶液的浓度梯度设置为0.1μg/mL~1.0μg/mL,所述替代标准品混合溶液中添加有抗氧剂1098;
2)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所述抗氧剂1098系列标准溶液,获得抗氧剂1098保留时间和抗氧化剂1098峰面积,对所述抗氧剂1098系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述抗氧剂1098峰面积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抗氧剂1098线性回归方程并建立抗氧剂1098校准曲线;
3)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所述替代标准品混合溶液,获得替代标准品保留时间和替代标准品峰面积;
4)计算所述替代标准品混合溶液中的替代标准品相对于所述抗氧剂1098的相对响应因子,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AS:替代标准品峰面积;
CS:替代标准品浓度;
A抗氧剂1098:替代标准品混合溶液中抗氧剂1098的峰面积;
C抗氧剂1098:替代标准品混合溶液中抗氧剂1098的浓度;
5)使用浸提溶剂对医疗器械进行浸提,获得浸提液,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所述浸提液,获得浸提液未知物保留时间和浸提液未知物峰面积;
6)将步骤5)中获得的浸提液未知物保留时间分别与步骤2)中获得的抗氧剂1098保留时间和步骤3)中获得的替代标准品保留时间进行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55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