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风电机组混凝土转接段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25947.9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4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谭继可;任为;王宇航;周绪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2/12 | 分类号: | E04H12/12;E04H12/00;F03D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组 混凝土 转接 加固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用于风电机组混凝土转接段的加固结构,应用于混凝土转接段(7)及混凝土塔筒顶部(8),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外钢板(1)、内钢板(2)、自锁锚栓群(3)、对拉锚栓群(4)、新增外包层(5)、钢筋网片(6);所述外钢板(1)包裹于所述混凝土转接段(7)及所述混凝土塔筒顶部(8)外侧并留有一定空隙,所述内钢板(2)布置于所述混凝土塔筒顶部(8)内侧;所述自锁锚栓群(3)植入所述混凝土转接段(7)中,并锚固于所述外钢板(1)外侧;所述对拉锚栓群(4)植入并穿过所述混凝土塔筒顶部(8),并锚固于所述外钢板(1)及内钢板(2)之上;所述钢筋网片(6)布置于所述外钢板(1)与所述混凝土转接段(7)、所述混凝土塔筒顶部(8)之间的空隙之中,并部分植入所述混凝土转接段(7)与所述混凝土塔筒顶部(8)之中;所述新增外包层(5)填充于所述外钢板(1)与所述混凝土转接段(7)、所述混凝土塔筒顶部(8)之间的空隙之中,并包裹所述自锁锚栓群(3)、对拉锚栓群(4)及钢筋网片(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电机组混凝土转接段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板(1)、内钢板(2)上均预留锚孔(11)(21),所述外钢板内侧设有均匀布置的栓钉(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电机组混凝土转接段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外包层(5)由胶凝材料组成。
4.一种用于风电机组混凝土转接段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加固结构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
制作所述外钢板(1)及内钢板(2),于钢板上钻锚孔(11)(21)并焊接栓钉(12);
对混凝土塔筒顶部(8)及混凝土转接段(7)的已有破损进行修复处理;
安装所述外钢板(1)及内钢板(2);
填充新增外包层(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混凝土转接段(7)及混凝土塔筒顶部(8)的已有破损进行修复的步骤包括:凿除破损部分混凝土,植入部分钢筋网片(6),使用高强修补砂浆进行修补,并对已有混凝土裂缝进行压力灌浆闭合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外钢板(1)及内钢板(2)的步骤包括:在混凝土转接段(7)及混凝土塔筒顶部(8)上钻孔;将所述内钢板(2)包裹于混凝土塔筒顶部(8)内壁,并于两者之间灌注加固粘接材料;将所述外钢板(1)包裹于混凝土转接段(7)及混凝土塔筒顶部(8)外侧并留有一定空隙;将所述自锁锚栓群(3)植入所述混凝土转接段(7)中,将所述对拉锚栓群(4)植入并穿过所述混凝土塔筒顶部(8);对自锁锚栓群(3)及对拉锚栓群(4)施加预紧力并锚固于外钢板(1)及内钢板(2)之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填充新增外包层(5)的步骤包括:将所述钢筋网片(6)安装于所述外钢板(1)与所述混凝土转接段(7)、所述混凝土塔筒顶部(8)之间的空隙之中;于所述空隙之中整体灌注填充胶凝材料,包裹所述自锁锚栓群(3)、对拉锚栓群(4)、钢筋网片(6)及栓钉(12),并与外钢板(1)、混凝土转接段(7)及混凝土塔筒顶部(8)粘接,完成所述新增外包层(5)的浇筑,并形成整体加固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59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