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吸塑成型结构层的防雨幕墙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6538.0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9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周磊;周兹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兹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284 | 分类号: | E04C2/284;E04C2/30;E04C2/34;E04B2/92;E04D3/18;E04D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塑成 结构 防雨 幕墙 及其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建筑物幕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具有吸塑成型结构层的防雨幕墙及其应用。具有具有吸塑成型结构层的防雨幕墙,包括内里层、外表层以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吸塑成型结构层;所述吸塑成型结构层包括基础层以及设置其上的若干突起;所述突起的自由端与内里层和/或外表层连接。使用具有具有吸塑成型结构层的防雨幕墙的墙体,包括墙本体、外墙板以及具有具有吸塑成型结构层的防雨幕墙。使用具有具有吸塑成型结构层的防雨幕墙的屋顶,包括屋顶本体以及具有具有吸塑成型结构层的防雨幕墙。本申请提高了空腔尺寸的均一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幕墙的外观和防水透湿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物幕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吸塑成型结构层的防雨幕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幕墙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被要求具有更多的功能。由于建筑物内外的温差以及空气中的湿气,使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外表面会形成凝露。凝露长期排不走会形成水分聚集,从而滋生霉菌;更加严重的是,聚集的水分会向建筑物内部迁移,从而会影响房体围护结构的强度。故而具有防水透湿功能的幕墙是研究的一个热点。
目前,相关技术中,一种提高幕墙防水透湿的方法是:通过在幕墙中设置塑料柱或塑料管,从而撑开幕墙,在幕墙内形成空腔,进而给凝露提供了排走的空间。在这种方法中,首先需将较长的塑料柱或塑料管通过切割装置切割到目标长度,之后热熔其两端并压合在幕墙内而形成空腔。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切割塑料柱或塑料管时往往会存在尺寸上的误差,同时热熔和压合时也会存在误差,从而导致形成的空腔各位置尺寸不均,且结构不稳定;不仅影响了幕墙的外观,还影响了防水透湿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存在的不足,为了提高空腔尺寸均一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幕墙的外观和防水透湿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吸塑成型结构层的防雨幕墙及其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吸塑成型结构层的防雨幕墙(Rainscreen),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具有吸塑成型结构层的防雨幕墙,包括内里层、外表层以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吸塑成型结构层;
所述吸塑成型结构层包括基础层以及设置其上的若干突起;所述突起的自由端与内里层和/或外表层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吸塑成型的方式,减少了突起的切割工序,使用于形成空腔的突起的尺寸更加均一。而且在与幕墙连接时,仅需要对突起一端进行热熔压合,从而减少了出现尺寸不均一的可能性,提高了幕墙整体结构的稳定和尺寸的均一,提高了幕墙防水透湿的效果。同时通过突起的设置使内里层和基础层和/或基础层和外表层之间存在难以被不可逆压缩的空腔,该空腔的存在可以起到透湿、保温以及隔音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吸塑成型结构层的材质为XPE或者IXPE。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XPE(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和IXPE(电子辐射交联聚乙烯发泡棉)均具有细腻的孔结构,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故吸塑成型结构层不仅可以起到提供突起,形成空腔的结构件的作用;也可以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一举两得,能够减少保温层的设置数量和尺寸,简化了施工工序。
可选的,突起呈阵列状排布在基础层之上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空腔更加规整稳定地存在,从而能更好地发挥空腔的防水透湿、保温隔热、通风以及隔音的功效。
可选的,所述突起阵列在基础层一侧或者两侧;
当所述突起仅阵列在基础层一侧时,其自由端和内里层固接,基础层未设置突起的一侧与外表层固接;
当所述突起阵列在基础层两侧时,位于基础层一侧的突起的自由端和内里层固接,位于基础层另一侧的突起的自由端和外表层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兹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兹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65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