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除油雾功能的船用空气除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7178.6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恒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2/06 | 分类号: | B63J2/06;F25B13/00;F25B41/20;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空气 除湿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除油雾功能的船用空气除湿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构成的制冷剂循环回路,还包括包围于制冷剂循环回路外的带轮传输机构,带轮传输机构中传输带为过滤布。本发明在高油雾环境下,除湿装置可长时间正常工作,增强了舱室内人员和设备工作环境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带除油雾功能的船用空气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使用的电子设备一般都放置于封闭空间,为保证一些特殊电子设备良好的运行,不仅需要调节电子设备所处封闭环境的温度,还需要调节电子设备所处封闭环境的空气的湿度。目前,调节封闭空间空气湿度的方法是配置除湿机,对封闭空间的空气进行除湿,达到调节封闭环境空气湿度的目的。除湿机的制冷循剂循环回路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除湿机接通电源后,除湿机的压缩机7、离心风机14开始工,从蒸发器8内吸收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压缩机7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11,经冷凝成为高温高压液体,放出热量,经第二过滤器12、毛细管10节流、第一过滤器9后进入蒸发器8,吸收空气热量,蒸发成气体,再通过吸气管进入压缩机7,从而完成一个制冷循环。离心风机14使湿空气经过过滤网流经蒸发器8表面而受到冷却,由于蒸发器 8的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所以空气的水蒸气被凝聚成水排出除湿机外;经过降湿后的空气再经过冷凝器11加热,被排到室内,这样制冷除湿循环不断进行,湿空气中的水分不断的凝聚,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
当环境温度较低(5~18℃)时,除湿机在运行过程中,蒸发器8表面会因温度较低而结霜,而微电脑可自动判断出此状态,并适时地发出融霜指令,除湿机的换向阀换向,除湿机制冷剂沿图1所示方向流动,除湿机的蒸发器转换为冷凝器的功能,因发热而进行融霜。当化霜结束后,除湿机又恢复到正常的除湿状态,如此“除湿-融霜-除湿”不断循环,从而保证机器在低温环境下亦能正常工作。
船舶的轮机舱室内也有电子设备,经常也需要配置除湿机调节空气的湿度,但因为舱室内船用发动机的使用,舱室内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微小柴油油雾颗粒,当除湿机进行除湿工作时,除湿机将待除湿的空气从吸风口吸入除湿机进行除湿,经除湿后的空气再从除湿机送风口送出,如此不断循环,对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当除湿机长久的工作时,空气中的微小油雾颗粒会不断吸附到除湿机吸风口处换热器(蒸发器)的翅片上,长时间吸附油雾会造成除湿机回风口堵塞,影响了除湿机空气的吸入,还影响了换热器的换热,致使除湿机除湿能力降低直至除湿功能丧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除油雾功能的船用空气除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船用除湿机易吸附油雾导致除湿能力降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除油雾功能的船用空气除湿装置,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其中冷凝器配置有离心风机,还包括包围于制冷剂循环回路外的带轮传输机构,所述带轮传输机构包括多个带轮和绕于各个带轮的传输带,其中传输带为过滤布,带轮传输机构整体包围制冷剂循环回路并将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围于内。
进一步的,所述带轮传输机构中多个带轮呈矩形分布于制冷剂循环回路外,由此过滤布呈矩形围于制冷剂循环回路外。
进一步的,所述带轮传输机构其中一个与冷凝器同侧的带轮的相对位置转动安装有挤油滚轮,所述挤油滚轮与所述带轮共同夹持对应位置的过滤布。
进一步的,还包括集油槽,所述集油槽承接于挤油滚轮及挤油滚轮对应的带轮之间的过滤布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71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接冷却出水的溶液除湿集成系统
- 下一篇:耐高温防凝露空调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