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防桩体起拱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7393.6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8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东;周玉石;谢益飞;刘泽海;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城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地香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7/20;B63B3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防桩体起拱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防桩体起拱的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装置由船体、摆动臂、传力杆、加压滚筒、加压油缸、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机控制单元、液压阀控单元组成。所述的摆动臂一侧铰接在船体上,另一侧与传力杆、加压滚筒、加压油缸连接,所述的位移传感器安装在船体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液压阀控单元上。当斜向桩体压入时,加压滚筒在斜向桩体推动下自动上移,同时微机控制单元向液压阀控单元发出指令,加压油缸顶升,防止斜向桩体往上起拱。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斜向桩体压入时起拱的问题,避免了桩体偏位,断裂等隐患,施工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围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防桩体起拱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开挖深度较大的基坑一般采用内支撑支护结构、桩锚支护结构以及斜桩支护结构。其中斜桩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斜桩斜向施工时,由于土体挤压作用,斜桩上层土松动,下层土硬实,这就导致斜桩在压入过程中容易起拱,导致斜桩偏位,起拱的同时使斜桩本身受到弯矩而发生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防桩体起拱的装置及使用方法。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装置通过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采集,微机控制单元、液压阀控单元持续控制加压油缸,不断给斜向桩体施加一个与桩体起拱反方向的作用力,防止桩体起拱,位移,压力的实时监控反馈,使该装置具有压力补偿,过载保护的功能,在持续给斜向桩体施加压力的同时防止压力过大使斜桩受弯而断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式实现的:
1.一种可调节防桩体起拱的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装置由船体、摆动臂、传力杆、加压滚筒、加压油缸、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机控制单元、液压阀控单元组成。所述的摆动臂一侧铰接在船体上,另一侧与传力杆、加压滚筒、加压油缸连接,所述的位移传感器安装在船体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液压阀控单元上。当斜向桩体压入时,加压滚筒在斜向桩体推动下自动上移,同时微机控制单元向液压阀控单元发出指令,加压油缸顶升,防止斜向桩体往上起拱。
2.所述的加压滚筒由钢芯和耐磨弹性材料相胶结而成。
3.所述的船体、摆动臂、传力杆、加压滚筒采用铰接连接,形成一组转动副。
4.所述的加压油缸、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机控制单元、液压阀控单元之间形成一个反馈系统,即微机控制单元接收位移传感器信号,经过信息处理传递给液压阀控单元,液压阀控单元控制加压油缸的压力输出,压力传感器输出压力信号传输给微机控制单元,从而再调控液压阀控单元,液压阀控单元再进一步对加压油缸进行压力输出控制。
5.所述一种可调节防桩体起拱的装置,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可调节防桩体起拱的装置作为静压桩机的一个行走机构,安装在静压桩机上;
(2)桩位放线,上述静压桩机就位;
(3)将斜向桩体吊装在静压桩机上;
(4)启动压桩系统,将斜向桩体压入土体,期间可调节防桩体起拱的装置中的加压滚筒受到斜向桩体的挤压下自动上抬,此时微机控制单元持续接收位移传感器信号,经过信息处理传递给液压阀控单元,液压阀控单元控制加压油缸的压力输出,压力传感器输出压力信号传输给微机控制单元,从而再调控液压阀控单元,液压阀控单元再进一步对加压油缸进行压力输出控制,防止斜向桩体起拱;斜向桩体持续压入直至设计标高,斜向桩体与加压滚筒脱离接触,可调节防桩体起拱的装置恢复初始状态。
(5)压桩完成,重复步骤(2)—(4),施工下一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防桩体起拱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微电子和液压控制相结合,智能化高,控制精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城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地香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城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地香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73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墙体以及一种装配式墙体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斜向双排全钢围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