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智能化临时隔音屏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7531.0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8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季旸;陈昌远;王艳东;闫贺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E04H17/22;E04B1/84;E04B1/86;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智能化 临时 隔音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装配式智能化临时隔音屏系统,包括活动基础部(1)、固定于活动基础部(1)顶部的插接立柱部(2)和固定于插接立柱部(2)之间的隔音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基础部(1)包括端部活动基础(4)、标准活动基础(5)和转角活动基础(6),所述端部活动基础(4)、标准活动基础(5)与转角活动基础(6)的两端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咬合母扣(11a)和咬合公扣(11b),并且所述端部活动基础(4)、标准活动基础(5)与转角活动基础(6)通过咬合母扣(11a)与咬合公扣(11b)相互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智能化临时隔音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活动基础(4)、标准活动基础(5)与转角活动基础(6)均是以基础外壳(7)为基体,且其内部开设有内部空腔(8)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智能化临时隔音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外壳(7)的材质为塑料,且所述基础外壳(7)的顶部开设有注水口(12),基础外壳(7)的底部一侧内壁开设有泄水口(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智能化临时隔音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立柱部(2)由端部插接立柱(14)、标准插接立柱(15)和转角插接立柱(16)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智能化临时隔音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插接立柱(14)、标准插接立柱(15)与转角插接立柱(16)均是以立柱本体(19)为基体,其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插接口(10)和开设有与插接口(10)匹配的插接槽(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智能化临时隔音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插接立柱(14)的一侧、标准插接立柱(15)的对称两侧、转角插接立柱(16)的相邻两侧外壁均开设有用于固定隔音部(3)的固定槽(1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智能化临时隔音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外壳(7)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立柱安装座(9),立柱安装座(9)的顶部外壁也固定安装有插接口(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智能化临时隔音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部(3)包括隔音板(21)和固定于隔音板(21)两侧的固定框(20),所述固定框(20)与固定槽(18)相匹配,且所述隔音板(21)的顶部与底部外壁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条(22)和卡槽(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智能化临时隔音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监控模块,所述远程监控模块包括安装于插接立柱部(2)顶部的数据收集端(24)、设置于监控总站的数据分析端(25)和位于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身上的手持移动端(26),所述数据收集端(24)为音强传感器,且数据收集端(24)内置电源模块与通讯芯片,所述数据分析端(25)与数据收集端(24)、手持移动端(26)均通过4g信号双向连接。
10.一种装配式智能化临时隔音屏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确定需隔音范围及影响高度,明确临时隔音屏系统的安装边线;
S2:按照边线将活动基础部通过咬合母扣(11a)与咬合公扣(11b)进行安装;
S3:复核无误后封闭泄水口(13),从注水口(12)将基础外壳(7)的内部空腔(8)灌满,确保基础稳定;
S4:按照由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逐个安装插接端部插接立柱(14)、标准插接立柱(15)和转角插接立柱(16),安装高度以实际需求为准;
S5:将隔音板(21)通过固定框(20)与固定槽(18)的配合进行插接固定,并且纵向安装时,确保相邻的卡条(22)与卡槽(23)插接可靠,直至达到需要高度;
S6:安装数据收集端(24),并进行调试,检测数据收集端(24)、数据分析端(25)和手持移动端(26)是否联动工作;
S7:使用完成后,拆除周转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75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抗压能力的装配式内外墙板
- 下一篇:用于检测产品质量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