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早期火灾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27866.2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9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强;张燕;谢连科;李贵海;李国春;吴中杰;郝亚楠;亓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7 | 分类号: | G08B17/107;G08B17/11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闫圣娟 |
地址: | 250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早期 火灾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早期火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火灾检测空间的环境空气;
对环境空气中的热解粒子采用云雾室探测方法进行直径的均一化处理后,根据云雾室的云密度与热解粒子的浓度成正比的特性,得到热解粒子的第一浓度;
对均一化处理后的热解粒子进行光散射处理后,得到热解粒子的第二浓度;
根据第一浓度和第二浓度得到热解粒子的实际浓度;
根据热解粒子的实际浓度进行早期火灾的识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期火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火灾检测空间内通过构建空气采样管网获取火灾检测空间的环境空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早期火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采样管网的布设根据火灾检测空间的空间结构和火灾特征确定采样管的布设位置、采样孔的间距和孔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期火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的均一化处理包括,根据普适气体定律原理,将热解粒子均一化处理成直径为预设直径值的可见热解粒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早期火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热解粒子的第二浓度的过程包括,对均一化处理后的可见热解粒子进行激光照射,根据被传感器探测到的光数量与热解粒子数量成比例的特性,得到热解粒子的第二浓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期火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浓度和第二浓度采用混合数值数学算法进行拟合,得到热解粒子的实际浓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期火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热解粒子的实际浓度得到热解粒子的变化规律,以此构建热解粒子变化规律的数据曲线,反映火灾变化,进行早期火灾的识别。
8.一种早期火灾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采样管网、云雾室先期探测装置、散射室次级探测装置和控制终端;
所述空气采样管网根据火灾检测空间的空间结构和火灾特征布设在火灾检测空间内,以获取火灾检测空间的环境空气;
所述云雾室先期探测装置用于对环境空气中的热解粒子进行直径的均一化处理后,根据云雾室的云密度与热解粒子的浓度成正比的特性,得到热解粒子的第一浓度;
所述散射室次级探测装置用于对均一化处理后的热解粒子进行光散射处理后,得到热解粒子的第二浓度;
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根据第一浓度和第二浓度得到热解粒子的实际浓度,并根据热解粒子的实际浓度进行早期火灾的识别。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早期火灾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采样管网、云雾室先期探测装置、散射室次级探测装置和控制终端依次连接,根据火灾检测空间的空间结构和火灾特征确定采样管的布设位置、采样孔的间距和孔径,并将获取的环境空气传输至云雾室先期探测装置,云雾室先期探测装置将均一化处理后的热解粒子传输至散射室次级探测装置,云雾室先期探测装置和散射室次级探测装置将得到的热解粒子浓度传输至控制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78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丝电弧复合激光熔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新能源船舶电池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