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8211.7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5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乐的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20 | 分类号: | H05B45/20;H05B45/10;H05B45/3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朱鹏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亮度 色温 对应 调节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其包括灯体和发光模块,发光模块固定于灯体上,发光模块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的调光器电性连接,发光模块包括用于发出不同色温的高色温发光单元和低色温发光单元,发光模块电性连接有开关控制单元,开关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调光器,开关控制单元主要由三极管电路组成,用于调节高色温发光单元和低色温发光单元形成的混合光的亮度与色温。本申请具有降低开关控制电路体积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灯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
背景技术
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色温与亮度配合能够产生不同的环境氛围,在高色温光源照射下,给人们有一种阴冷的气氛;在低色温光源照射下,会给人们有一种温暖感觉。通过对不同色温与亮度的调节,能够获得不同的环境氛围,对环境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影响。调节场景内不同时段灯具的色温与亮度,能够使灯具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目前现有灯具对色温与温度的调节主要是采用调光器产生对应的PWM(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对应的PWM控制信号输入到灯具中内置的MCU(微控制单元),MCU(微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高色温LED灯(发光二极管)或者低色温LED灯的开关时间占空比,从而实现调节灯具的色温和亮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灯具在调节色温与温度时,需要使用MCU作为接收PWM控制信号的开关控制电路;由于灯条尺寸较小,要求灯条中的元器件和电路结构占用体积较小,而现有的MCU开关控制电路设计复杂,在灯条中占用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开关控制电路体积,本申请提供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包括灯体和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固定于所述灯体上,所述发光模块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的调光器电性连接,所述发光模块包括用于发出不同色温的高色温发光单元和低色温发光单元,所述发光模块电性连接有开关控制单元,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调光器,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主要由三极管电路组成,用于调节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和所述低色温发光单元形成的混合光的亮度与色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发出不同色温的高色温发光单元和低色温发光单元的设置,能够将高色温发光单元发出的高色温光线与低色温发光单元发出的低色温光线混合,通过调节混合光的高色温光线与低色温光线比例,实现对混合光线亮度与色温的调节。通过对开关控制单元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混合光线的亮度与色温进行调节,通过采用三极管电路组成开关控制单元,既能够实现对亮度与色温的调节,还能简化了电路结构,使元器件和电路结构在灯条中占用体积变小,能够便于灯条弯折,也降低了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可选的,所述低色温发光单元电性连接于调光器,其亮度根据调光器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呈线性变化;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在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较低时,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能延迟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的导通,从而减少其导通时间,使得单一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能够对混合光的亮度与色温进行调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高色温发光单元与低色温发光单元在电路中的连接,使低色温发光单元的亮度与色温呈线性变化,高色温发光单元的亮度与色温由开关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且在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较低时,开关控制单元减少高色温发光单元的导通时间,使高色温光线与低色温光线的混合比例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单一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对混合光线亮度与色温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乐的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乐的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82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