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及其燃料电池端板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8807.7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8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侯中军;孙贵政;卢兵兵;黄争;王克勇;蔡俊;石伟玉;齐同仑;王鸿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H01M8/04082;H01M8/04089;H01M8/04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柳欣 |
地址: | 2018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及其 组件 | ||
1.一种燃料电池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电池端板(1)及集成于所述燃料电池端板(1)上的阳极分水器(1.3);
所述阳极分水器(1.3)的壳体外壁上设置有阳极分水器热交换流道(1.6),所述阳极分水器热交换流道(1.6)具有第一加热流体进口(1.6.1)及第一加热流体出口(1.6.2),所述阳极分水器热交换流道(1.6)内的流体为携带或吸收燃料电池的废热的加热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成于所述燃料电池端板(1)上的氢气入口组合接头(1.1)及与所述氢气入口组合接头(1.1)集成的氢气入口流道;
所述氢气入口流道包括用于使氢气引射器出口(1.8.3)及氢循环泵的出口的气体混合并进入电堆氢气入口的三通连接件和管路;
所述氢气入口组合接头(1.1)包括用于与所述电堆氢气入口连接的第一氢气接口(1.1.1)、用于与所述氢气引射器出口(1.8.3)连接的第二氢气接口(1.1.2)、用于与所述氢循环泵的出口连接的第三氢气接口(1.1.3)及用于与尾排管路连接的第四氢气接口(1.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入口组合接头(1.1)还包括用于与氢气入口压力传感器连接的第一压力传感接口(1.1.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入口组合接头(1.1)还包括用于与氢入安全阀连接的第一安全阀接口(1.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成于所述燃料电池端板(1)上的氢气出口组合接头(1.2)及与所述氢气出口组合接头(1.2)集成的氢气出口流道;
所述氢气出口流道包括用于使电堆氢气出口的气体进入所述阳极分水器(1.3)的管路;
所述氢气出口组合接头(1.2)包括用于与所述电堆氢气出口连接的第五氢气接口(1.2.1)及用于与所述阳极分水器(1.3)的入口连接的第六氢气接口(1.2.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成于所述燃料电池端板(1)上的空气出入结构;所述空气出入结构包括空气入口组合接头(1.10)、空气流道及空气出口组合接头(1.11);
所述空气入口组合接头(1.10)上集成有空气组合阀、空入温度传感器及空入压力传感器,所述空气出口组合接头(1.11)上集成有空气背压阀;
所述空气入口组合接头(1.10)包括与所述空气组合阀的主路出口连接的第一空入接头接口(1.10.1)、与所述空入温度传感器连接的第二空入接头接口(1.10.2)、与所述空入压力传感器连接的第三空入接头接口(1.10.3)及与所述空气组合阀的旁通出口连接的第四空入接头接口(1.10.4);
所述空气出口组合接头(1.11)包括用于与所述空气背压阀连接的第一空出接头接口(1.11.1)及用于与所述电堆空气出口连通的第二空出接头接口(1.1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成于所述燃料电池端板(1)上的冷却液出入结构,所述冷却液出入结构包括冷却路入口组合接头(1.12)、冷却流道及冷却路出口组合接头(1.13);
所述冷却路入口组合接头(1.12)包括:用于与整车散热器出口连通的第一冷入接口(1.12.1);用于与节温器小循环出口的管路连通的第二冷入接口(1.12.2);用于与中冷器入口管路连通的第三冷入接口(1.12.3);用于与水箱入口连通的入口冷却液排气口(1.12.4);用于与电堆冷却路入口连通的第五冷入接口(1.12.5);
所述冷却路出口组合接头(1.13)包括:用于与水泵入口连通的第一冷出接口(1.13.1);用于与所述氢气引射器加热流道(1.9)入口管路连通的第二冷出接口(1.13.2);用于与冷却路出口温度传感器连接的第三冷出接口(1.13.3);用于与水箱入口连通的出口冷却液排气口(1.13.4);用于与的电堆冷却出口连通的第五冷出接口(1.1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88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