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0570.6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4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邱敬贤;曾木平;孙慧智;何曦;周益辉;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工研院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3/12;C02F1/58;C02F1/32;C02F1/00;C02F7/00;C02F101/1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赵进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碳氮 污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提升泵、一体化反应器、污泥池、气包和风机,所述调节池通过提升泵和主进水管与一体化反应器连接;所述一体化反应器包括依次串联连通的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反硝化滤池,好氧池通过硝化液回流管返回至缺氧池,沉淀池通过污泥回流管返回至缺氧池;所述沉淀池底部连接至污泥池,污泥池通过上清液回流管返回至缺氧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泵为一备一用,位于调节池底部,自带耦合装置,且调节池入口处设置格栅;所述主进水管连接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与缺氧池连接;第二进水管与厌氧池连接,缺氧池和厌氧池进水的体积比为50%~70%:5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和厌氧池之间通过第一导流板隔开,其底部联通,废水从缺氧池进入厌氧池,缺氧池底部设有穿孔曝气管,穿孔曝气管通过第三曝气支管与气包相连,缺氧池溶解氧浓度为0.2~0.5mg/L,厌氧池溶解氧浓度小于0.2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出水通过溢流进入好氧池,好氧池中间设有第二导流板,且投加有MBBR填料,MBBR填料的填充率为20%~50%,尺寸为10~30mm,材质为聚氨酯或PE,好氧池底部还设置曝气装置,曝气装置通过第二曝气支管与气包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出水口和硝化液回流管进水端处设置拦截网,用于拦截好氧池MBBR填料,拦截网上设有小孔,小孔尺寸小于MBBR填料尺寸,为5-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出水通过过流管进入沉淀池,过流管为T型结构,位于沉淀池中间位置,为中间进水四周出水方式;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泥斗,泥斗为锥形结构,泥斗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45~60°,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排泥口连接至污泥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上端设有三角溢流槽,沉淀池出水通过溢流槽经过流管进入反硝化滤池底部,反硝化滤池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滤料和滤砖,滤料为陶粒、活性炭、无烟煤、沸石、火山岩中的一种或多种;反硝化滤池采用上流式,从底部配水管配水后依次经滤砖、滤料过滤后从上部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滤池采用重力进行反洗,反洗进水从清水箱进入反硝化滤池上部,清水箱的液位高于反硝化滤池;所述反硝化滤池反洗后的出水直接从反硝化滤池底部排出,经反洗水回流管返回至调节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液回流管通过第二气提管、第四曝气支管与气包相连;污泥回流管通过第一气提管、第四曝气支管与气包相连;上清液回流管通过第一曝气支管与气包相连,硝化液回流、污泥回流和上清液回流均采用气提回流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滤池的废水出口连接有紫外线消毒器;所述好氧池的出水端通过加药泵连接有化学除磷加药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工研院环保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工研院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05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