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装配式消能伸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31804.9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8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鲁正;赵圣强;高士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顾艳哲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颗粒 阻尼 装配式 消能伸臂 结构 | ||
1.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装配式消能伸臂结构,包括框架柱(1)、核心筒(2)以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核心筒(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减震铰(3)与所述框架柱(1)连接,所述框架组件内设有扭转颗粒阻尼器(4);
所述的扭转颗粒阻尼器(4)包括外壳(407)、底座(408)以及设于所述外壳(407)与底座(408)内的上筒体(405)、下筒体(406),
所述的下筒体(406)与所述底座(408)焊接,所述上筒体(405)能够相对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下筒体(406)上部,且所述上筒体(405)内设有阻尼颗粒;
所述的上筒体(405)包括第一阻尼颗粒(4041)、弹簧钢片(4042)、上筒壁(4043)和筒体连接螺栓(4044),
所述的弹簧钢片(4042)焊接于所述上筒壁(4043)内部,所述的第一阻尼颗粒(4041)放置于所述上筒体(405)内,所述的第一阻尼颗粒(4041)受弹簧钢片(4042)作用加剧其摩擦和撞击,所述的筒体连接螺栓(4044)与上筒体(405)底部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装配式消能伸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包括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弦杆(8)和下弦杆(9),所述上弦杆(8)和下弦杆(9)之间连接有竖撑(7),所述上弦杆(8)和下弦杆(9)的端部连接斜撑(6),所述下弦杆(9)的上部设有倒V形钢支撑(5);
所述扭转颗粒阻尼器(4)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弦杆(8)下部,并通过传动连接件与位于其两侧的倒V形钢支撑(5)上端与竖撑(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装配式消能伸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7)与所述上弦杆(8)的连接处设置连接块(10),所述扭转颗粒阻尼器(4)与所述连接块(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装配式消能伸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铰(3)包括约束圆筒(304)以及设于所述约束圆筒(304)内的减震钢板(301)、颗粒腔体(303)、第二阻尼颗粒(302),
所述的减震钢板(301)分别与所述颗粒腔体(303)和约束圆筒(304)焊接,所述的颗粒腔体(303)内设置有隔板且填充所述第二阻尼颗粒(3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装配式消能伸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405)通过位移放大组件与外部连接,所述位移放大组件包括位移放大杆(401)、连接构件(402)、运动杆件(403)、连接支座(404),
所述连接支座(404)与所述底座(408)焊接,所述的连接构件(402)和位移放大杆(401)栓接,所述的位移放大杆(401)与所述连接支座(404)栓接,所述的位移放大杆(401)与所述运动杆件(403)栓接,所述的运动杆件(403)与所述上筒体(405)栓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装配式消能伸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筒体(406)包括下筒壁(4054)以及设于所述下筒壁(4054)内部底端的环形滑轨(4051)、滑块(4052)、环形弹簧(4053),
所述环形滑轨(4051)通过限位块(4055)设置在所述下筒壁(4054)底端,所述滑块(4052)及环形弹簧(4053)套设在所述环形滑轨(4051)上,所述滑块(4052)与所述环形弹簧(4053)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装配式消能伸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405)卡入下筒体(406)进而限位,所述滑块(4052)插入所述上筒体(405)底部预留的限位孔(4045)内,所述的滑块(4052)随所述上筒体(405)运动,所述的环形弹簧(4053)随所述滑块(4052)运动进行拉伸或压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装配式消能伸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407)包括第一螺栓连接件(4071)、第二螺栓连接件(4072)和预留孔(4073),所述的第二螺栓连接件(4072)焊接于所述外壳(407)外表面,
所述底座(408)底部焊接第三螺栓连接件(4081),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4072)与所述第三螺栓连接件(408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第一螺栓连接件(4071)与上弦杆(8)的翼缘板栓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18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壁挂式阀叉
- 下一篇:一种智能弯道会车预警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