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形固态胺多级薄层鼓泡床二氧化碳捕集及解吸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2420.9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6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邱峰;刘英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润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2 | 分类号: | B01D5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颖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固态 多级 薄层 鼓泡床 二氧化碳 解吸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球形固态胺多级薄层鼓泡床二氧化碳捕集及解吸系统,包括吸附装置、解吸装置和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内部从上到下层叠设有至少两组薄层鼓泡床组件,每组薄层鼓泡床组件主体为布气孔板,所述布气孔板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在其出料端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下端敞口并与下一组布气孔板进料端连通;所述吸附装置顶部设有气体出口,下部设有烟气进口及吸附剂排料管,并经第一输送管与解吸装置中部连接;
所述解吸装置顶部依次设有过滤器及解吸气出口,下部设有加热盘管和分布器,底部具有物料出口,并经第二输送管与冷却装置下部连接;所述冷却装置内设有冷却管和分布管,顶部连接有提升管;所述提升管上端伸到吸附装置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固态胺多级薄层鼓泡床二氧化碳捕集及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薄层鼓泡床组件还包括位于布气孔板出料端的溢流堰,出料端流化料越过溢流堰进入下料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形固态胺多级薄层鼓泡床二氧化碳捕集及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高度在30~10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球形固态胺多级薄层鼓泡床二氧化碳捕集及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位于吸附装置壳体的外部和/或内部;所述吸附装置顶部气体出口前还设有烟气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形固态胺多级薄层鼓泡床二氧化碳捕集及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薄层鼓泡床组件的鼓泡床厚度在50~100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形固态胺多级薄层鼓泡床二氧化碳捕集及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内部从上到下层叠设有2~6组薄层鼓泡床组件。
7.一种球形固态胺多级薄层鼓泡床二氧化碳捕集及解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球形固态胺多级薄层鼓泡床二氧化碳捕集及解吸系统;烟气从吸附装置下部烟气进口引入,烟气流化球形固态胺吸附剂颗粒,并被吸附捕集烟气中的CO2;
吸附CO2后的吸附剂物料经吸附剂排料管及第一输送管进入解吸装置,流化蒸汽或CO2气体从分布器引入,加热盘管将所述的吸附剂物料加热进行解吸,得到CO2产品;
解吸后的固态胺颗粒从解吸装置底部物料出口、经第二输送管进入冷却装置,流化空气从分布管引入,将所述的固态胺颗粒冷却,经提升管输送到吸附装置内部循环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固态胺吸附剂捕集30~100g CO2/公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捕集在40~80℃、100~120kPa条件下进行,接触时间为1~10秒。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吸附剂加热到80~110℃,解吸操作3~1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润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润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24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