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2536.2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6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辉;孙可可;孙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杰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6/27;G06F21/60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李明香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块 数据 监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通过数设置据过滤模块,对数据流的编码主体部门进行优化缩短,实现对编码主体的优化,同时将每个数据节点形成索引链接序列,并与优化后的编码主体、编码前缀以及编码后缀形成优化数据流,从能够对数据流编码主体信息进行隐藏,使得数据流内的信息能够更好的被保护;通过设置数据分配模块,从而对系统内所产生的数据流按照数据量级进行划分,然后再将不同数据量级的数据流发送至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块中,避免了数据量级远远超过数据处理模块的处理能力或远远小于数据处理模块的处理能力,从而导致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处理能力与数据处理量不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账本,作为一种集成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新型应用系统,具有去中心化、集体维护、匿名、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可追溯等强大特征。区块链的应用起源于金融领域,随着区块链技术研究的深入,逐步扩展到企业管理、互联网治理、政务管理、医疗、军事、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中,对实现数据的安全防护,形成数据资产,提升数据质量和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区块链的数据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对数据的量级未有具体的划分,从而导致不管多少量级的数据流,都是一样的处理,这个过程非常容易造成数据处理的过程出现不必要的节点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将数据流根据数据量级进行归类,然后根据数据量级分配具有相应处理能力的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流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系统,包括监管平台、数据库、数据分配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过滤模块、存储模块、以及加密模块;
所述数据分配模块用于对系统内的数据进行区别,并将区别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分配,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F1:获取系统内产生的数据流,并根据数据流产生的时间生成时间戳,将时间戳与数据流进行绑定;
步骤F2:获取数据流的编码长度,并将编码长度标记为L1;其中编码长度L1是由编码前缀、编码主题以及编码后缀依次组成,且编码前缀、编码主体以及编码后缀的编码长度分别为L2、L3和L4;所述编码前缀与编码主体的编码长度通过编码规则确定,且编码后缀的编码长度L4为固定值;
步骤F3:将编码前缀的编码长度L2与数据库内的编码前缀集进行匹配,从而获得数据流的数据量级;
步骤F4:根据数据流的数据量级,将数据流分配至相应的数据处理模块中;
所述加密模块通过生成加密密钥,对数据流进行分段加密,所述加密密钥包括公开密钥和私人密钥。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流进行分析处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n个数据处理单元,且每个数据处理单元均对应不同的数据处理能力,根据数据分配模块的分配结果,接收数据流,完成对数据流的分析处理,具体的分析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对数据流的编码主体中的数据节点进行标记,获取数据流中的数据节点所在的编码序列位置;
步骤C2:将数据节点按照编码位置进行依次排列,生成新的数据序列M;
步骤C3:将数据序列M与数据流中的编码后缀进行重组,从而获得新的编码后缀,并将新的编码后缀与编码主体进行绑定连接,生成保护数据流;
步骤C4:将保护数据流发送至数据过滤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杰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帝杰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25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